人民日报关注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讲述中国体育教育的变迁
人民日报2024-05-13 13:51

  2024-05-13 085519.jpg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

  “讲述中国体育教育的变迁”

  本报记者  曹玲娟

  走进上海体育大学,建于1933年的行政楼“绿瓦大楼”,有着典雅庄重的琉璃屋顶、华丽大气的飞檐斗拱——这座宫殿式建筑的最高处四楼,正是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这也是国内首座以“体育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于2021年正式开馆,拥有藏品1400余件(套),目前展出640余件(套)。从最早的体育活动记载,到近代第一本体育教科书,再到近代学校体育运动会徽章、奖杯……在这里,人们通过追溯近代体育教育发展的脉络,寻根探源,了解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展厅历史厅,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珍贵藏品。于1890年出版发行的《幼学操身》(光绪年间版),第一次在体育教科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西方体操的锻炼方法。手抄课本《河郡中校体操》、火花票《女生体操》、1916年金华文星乡私立蒙泉国民学校体育徒手操教材、1925年江南中学校田径赛联合运动会宣传册等藏品,记录着中国近代体育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917年,青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这本《新青年》,成为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第二展厅现代厅,依托上海体育大学的档案,讲述新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从1952年建校以来的第一份教学计划、第一批学生证、第一枚奖牌,到如今的奖杯墙、著作栏等,上百件学校珍贵的藏品一一呈现,刻画出中国体育教育的轨迹。

  “这里的展品讲述中国体育教育的变迁,也见证了建设体育强国的不懈努力。”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博物馆负责人匡淑平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