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举行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
人民日报客户端辽宁频道2024-05-21 07:10

5月20日,以“阳辉新航 智绘低空”为主题的沈阳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举行,大会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阳市科学技术局、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相关单位负责人、来自低空经济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专业金融机构的代表、沈阳无人机龙头企业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打通政府支持、科技引领、金融注资、企业实践等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链条路径,共同为沈阳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献言献策。

会上,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依托该研究中心,沈阳将进一步建设创新型低空空域交通科学管理体系,开展区域低空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升研究成果应用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开展低空经济研讨论坛等相关活动。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创证券首正德胜基金、富德生命人寿厚德星云基金、航投私募管理基金4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一期规模5亿元。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沈飞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签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共建协议,将共同支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建设,搭建低空经济发展服务和资源合作平台,聚焦低空经济发展重点任务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

会上,中国航空学会首届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习班正式开班。省、市、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将接受为期两天的低空经济领域专题培训,围绕低空经济概论、低空经济的四大核心产业、低空空域及管理平台建设、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国家政策与宏观管理等方面全面、深入了解低空经济,加强对发展低空经济的理论知识储备,全面提升驾驭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沈阳营造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运行环境建设。

据悉,沈阳把握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推出一系列政策,依托航空产业的基础和科技进步的驱动、金融资金的加持,加快发展低空经济。

政策护航,实现稳步“高飞”。从目标到行动计划到配套政策措施,沈阳已初步搭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完善政策体系。年初以来,沈阳市政府发布了《沈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年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沈阳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飞行保障体系、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进低空经济服务业快速发展、强化产业生态支撑,重点推进7方面22项关键任务。当前沈阳市各部门围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近年来,沈阳市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先后获批国家低空空域改革、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试点,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积累经验,同时在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沈阳是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的摇篮,是全国重要的航空研发制造基地,是我国传统航空制造四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300 余名研发人员与国外研发人员共用平台进行设计并成功进行商用飞机设计。当前,沈阳航空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立起涵盖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整机、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和零部件制造、通航及无人机整机以及航空运营和维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体系,初步形成本地航空配套圈,拥有沈飞、黎明、沈飞民机等国内知名主机厂所及相关配套企业 110 余户,直接从事航空产业人员 4 万余人。

目前,沈阳各类“低空经济+”多元应用场景正在加速布局成势,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劲新动能。

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会同沈北新区、法库县联合成立沈阳低空经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沈阳低空空域划设、全域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创建等方面推动沈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产业集团还会同沈阳盛京金控和法库县政府共同组建沈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5000万,主要投向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低空经济领域优质项目,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关注行业发展方向,联合601所和沈飞民机与意大利Manta公司就联合开发新型涵道式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开展洽谈,联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展1吨级无人机飞行平台研制,积极引进重量级产品。

法库拥有东北地区首个批复使用的A类通用航空机场,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集聚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法库已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空域条件优越,通航、无人机产业集聚,产业规划完整的国内一流通航产业园区。法库已连续举办十届国际飞行大会,是国内首批国际性通航展会,是国内少数专注于通航领域的大型展会,已成长为展示通航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航空领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法库厘清优势,谋取胜势,其通航产业基地正加快发展无人机和通航制造、通航文旅和通航服务三大业态,依托财湖机场基础设施便利条件,打造以新能源飞机及无人机为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以特色飞行及科普培训为主导的低空旅游体验基地、以机场为节点以及无人机为辅助的航空物流运输基地,建成为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

近年来,沈阳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沈阳北部规划航空航天城,全力打造世界先进、国内一流航空产业集群。围绕沈阳航空航天城建设,沈北新区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加速推进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经济发展。沈北新区规划布局“一核三基地”(云汉数字小镇核心片区,无人装备创新港、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沈阳航空航天城无人机产业园),打造低空基础支撑设施,规划建设1200米无人机试飞跑道、无人机垂直起降场、起降围笼、管控设施、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制定沈北新区低空空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设低空飞行三维立体网格空域图、低空空域管理与服务中心等,形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体系,引育无人机相关企业10余家,加速培育无人机产业集群,拓展快递物流、应急配送、农林植保、飞行表演、无人物流演示、城市交通巡检、河道巡检、电力巡检、高速巡检等应用场景,建设联合培训基地,低空经济乘势起飞,正“飞”出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深耕低空经济领域,并成立“京沈科创投资联合体”,举办低空经济专场投资项目路演,旨在投资招引一批低空经济高科技企业,培育沈阳低空经济产业链,把科技强做成企业强、产业强。同时,沈阳产研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资源,适时设立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和产业投资平台公司,一方面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相关机构深度合作,联合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研究,探索低空经济科学发展路径。一方面联合优质投资机构打造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据了解,以本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沈阳产研院将进一步将低空经济创新研究中心打造成低空经济智库机构,加紧开展区域低空空域划设、飞行规则制定、绘制目视飞行航图等方面研究,加快建设大众低空通航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构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底座”,努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沈阳样板”。

责任编辑:郝迎灿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