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熙熙攘攘地奔向足球场、篮球场、科技屋、舞蹈室……每天下午四点,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的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时候,麒麟小学的校园里反而更加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正跟着老师练习篮球。
近年来,麒麟小学以课后延时服务为契机,除了辅导学生当天作业为主外,还采用选课走班的形式,打破班级和年级壁垒,开设了90个课后延时社团,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由选课。一年来,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98%,基本形成了课后服务“教师参与、家长支持、学生获益”的良好氛围。
该校课后延时服务开设的社团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体育运动、艺术、创新科技三大类,涵盖游泳、舞蹈、合唱、书法、古筝、篮球、趣味英语、创新机器人、编程等90门课程。麒麟小学校长余多表示,课后服务就是将学校资源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做足课程内涵“加法”、教学负担“减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繁重的学业后,可以自主选择一节自己喜欢的编程课,我觉得是非常放松的,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参加比赛,为校争光,我觉得非常光荣。”四年级六班的张铭宇自豪地说。今年5月19日,张铭宇所在的编程社团首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云南赛区),就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像张铭宇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学校开设的社团中习得一套“拿手好戏”。
舞蹈社团的学生正在排练儿童节表演的节目。
下午孩子放学早,上班族接送孩子与放学时间不同步的问题严重困扰家长们。近年来,麒麟区探索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制度,有效缓解小学段学生家庭“接娃难”的窘境。课后延时服务依照“学生自愿、家长自主”的原则,根据家庭实际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获得家长广泛赞誉。截至目前,社团活动已开展1年多,全校共3246名学生,其中3034名学生参加了不同的社团。
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绘画。
“开展课后服务给家长提供了很大方便,每天上班不再为接娃发愁,老师当堂答疑解惑,提高了孩子写作业的效率,而且上学期间就把孩子感兴趣的课程补上,周末也能腾出时间带娃放松放松。”学生家长李雪娟深有体会地说。
绿茵场上,足球社团的队员们练习足球。
和麒麟小学一样,麒麟区119所学校9万余名学生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参与率达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