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获悉,科研人员在广西龙州县一处地下溶洞发现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发表。
龙州中华喀鳅。周佳俊 摄
据介绍,2020年10月,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人员在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县开展动植物调查时在一处溶洞采集到两个鱼类标本,该鱼特征很特别,全身半透明,眼睛几乎不见。
“根据多年鱼类调查经验,当时我们就怀疑这是一个新物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工程师周佳俊介绍,后续的形态学比对与DNA测序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猜想。
但因当时采集到标本是幼体标本,形态特征不完整,不能完全描述该物种。2021年2月,科研团队又深入该洞穴采集发现疑是新种鱼的标本,由于当时正值旱季,溶洞里的水已经干涸,他们又在附近寻找新的分布点,终于采集到足够疑是新种鱼标本。2023年4月,为摸清疑是新种鱼生活史和种群数量,广西师范大学杜丽娜科研团队在广西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项目资助下,再次深入溶洞,对疑是新种鱼进行监测,为论文的发表提供相关的数据。
科研人员在溶洞对龙州中华喀鳅开展研究监测 。农正权 摄
2023年5月,科研团队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 。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27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联合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
据介绍,“龙州中华喀鳅”是一种栖息于洞穴地下河中的盲鱼,眼睛已彻底消失或仅残存一个细小的眼点,晶状体已缺失。体表色素消失,通体呈半透明,可以看到内脏团;体鳞退化,体表光滑。口须短,胸鳍较长,尾柄上、下均具有发达的尾鳍褶。
“通过以上特征和可数性状可以与同属其他鱼类相区分,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也支持了新物种的有效性。”周佳俊说。
论文截图。
据了解,中华喀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一个2023年建立的新属,为中国特有属,已知分布在珠江流域的广西中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地区。本属鱼类均为典型洞穴鱼类,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群,它们长期生活在洞穴水环境,并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然而,科研人员指出,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洞穴鱼类大多面临很高的灭绝风险。
目前监测表明,龙州中华喀鳅仅栖息于中越边境的左江流域溶洞地下河中,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对于了解岩溶地貌区物种演化机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龙州中华喀鳅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证明我们龙州这片区域是我国甚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社区宣教科科长农正权说,往后还需要联合各科研单位以及高校等各方面力量,持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