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一所中专学校,17岁的在读女生爆冷拿下了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瞬间引爆热搜,让全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职业教育。
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附属艺高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广师大艺高”),校长王临生正在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度思考。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他发现这些大众眼中的中考“失意者”,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懂礼貌、有特长……多年如一日对教育的热爱,让王临生意识到,这些孩子在呵护和引导下,完全可以成为大写的人。当孩子面对不同的赛道,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最大的感触,是社会看待职业教育时,人们的固有思维产生了偏差。”王临生举例道,当别人问孩子在哪读书时,有家长觉得孩子在名校就脸上有光,但如果孩子在职校学习就不敢说了。
事实上,广师大艺高的不少孩子是中考的“失意者”。不过,王临生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发现,很多孩子都非常有礼貌,见到老师时总是主动问好。“如果从中考分数来讲,他们的分数可能不高,但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采访中,王临生不时翻阅他的笔记本,一页一页满载密密麻麻的字迹,那是他对教育的思考:如何从教育的缝隙中照进一束光,让这些孩子得到呵护,看到希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去年中考后,初三学生薛子淇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我的人生规划里,小升初、初升高以及考大学,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但现实并不总如所愿。”
在普通高中录取率约6成的佛山,像薛子淇这样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我们常说高考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中考更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在王临生看来,恰恰是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引导这些中考“失意”的孩子。
“他们还是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引导,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首先是激发自己的潜能,第二是时刻保持专注,第三是培养和锻炼毅力。”王临生认为,教育是一项明天的事业,所指向的并不是单纯的个体,更应该是一场生命教育。
立足于学生实际,依托丰富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经验,王临生提出了“多渠道成长,多元化成才,成就更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对标普通高中的标准,在课程设置上覆盖了普通高中课程,在专业课程上有名师指导探索,让学生在一个文化与专业并重的环境中成长。王临生表示:“你有绘画、播音与主持、音乐的天赋,我们都可以提供发展的渠道,开辟符合学生特长的学习成长路径,让学生在这里多元化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