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开展艺术思政“最后一课”
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2024-06-25 06:14

6月20日,安徽科技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如约而至。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学校在典礼环节以艺术思政课的形式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堂课:毕业“最后一课”《安科有你》。

“于我们毕业生而言这是个小确幸”,沉浸其中意犹未尽的毕业生刘奚雨评价说,“感受得到学校的用心,骄傲并励志,温馨且感动”。

唱响育人主旋律,点亮信仰之光

毕业典礼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安徽科技学院注重充分发挥典礼的思政教育属性,坚持价值引领,发挥育人功能,上好毕业 “最后一课”,教育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学们要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期,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学校党委书记时伟在这个课堂上寄语安科学子,“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砥砺顽强意志、提升自我定力,涵养实干品格、付诸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当中。”

人间至味是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柱和道德境界的高峰,是安科学子最应该珍惜、弘扬、践行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把安丹对学生说,“希望你们无论处何方、为何业、遇何事,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引、为动力、为骄傲,始终保持坚韧和勇敢、担当和奉献、清醒和定力。”

李杰勤是农学专业硕士导师,以农田为舞台的他赠言道:请你们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青春善良与责任、保持勇敢追梦的初心,勇敢地去追求幸福和成功。

舞台和课堂饱含着浓郁的思政味道,香甜而充实。

融入情感主线条,传递爱的力量

循情说理、以情动人是贯穿“最后一课”的主线。“微笑着说再见吧,转身泪湿眼底”,这既是临别之际学生对老师的深情告白,亦是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在“是老师是学生”篇章中,老师与学生心灵的独白与对话非常贴切的诠释了仁者爱人、吾爱吾师之道,是师生情感的双向奔赴。

路云侠是学校龙湖校区德馨苑4号公寓楼宿管阿姨,她今年收到了学校邀请,在毕业“最后一课”上与同学们见面。虽然她们没有老师站在讲台上那样神圣,但她们却育人于有形无声,育人于感恩感动。路云侠对学生说,“我们心里早已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成了你们的临时妈妈,不管你多晚回来,宿管阿姨值班室的灯永远为你亮着。”

“别忘了用学生证最后一次买张车票,不管你的目的地在哪,学校都是你的出发点。”辅导员李焱说,“我有幸陪伴并见证了你们的成长与进步。今后,我将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陪伴你们。

毕业生马超站在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大学四年,“四年、一瞬,我曾多次站在这个舞台上,这次感受最不一样”。他说,“我演绎了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是被安科的爱包围着的故事。”

爱是教育的永恒课题,艺术思政的舞台处处闪烁爱的火花,温暖着、感动着、激励着!

延伸工作主阵地,彰显艺术之美

安徽科技学院多年来深耕艺术思政领域,强设计、铸品牌、重协同、全参与、广覆盖,传承不止,久久为功,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文化育人特色。

《安科有你》与学校《中都鼓韵》等艺术思政品牌一脉相承,是学校送给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礼物与彩蛋。“最后一课”的设计与“开学第一课”相呼应,围绕“匆匆那年”“年少的你”“是老师是学生”“安科有你”四个主题,分别以学生、老师、学校不同的视角,以00后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剧、歌曲、视频、舞蹈等方式,呼应2020年《你好!安科》的“开学第一课”,从起点到终点,仿佛为毕业生们画了一个圆满的圈,讲述是每一个安科学子和母校的不解情缘。整节课精心策划编排,师生同台演绎,以情感递进的演绎手法,不断升华主题,回顾再现安科学子在校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场景与经历。从“你好安科”到“安科有你”,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安科学子融入母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引导毕业生更好适应和更快发展。

舞台突出学生主体,强化榜样示范引领。本科毕业生何依、研究生毕业生江飞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通过互动式分享娓娓道来在安科的难忘经历和收获感悟,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共鸣。

责任编辑:罗阳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