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大早,趁着雨势减缓,浙江农林大学党员教授王翀带着服务团队从杭州出发了。他们此行目的是前往浙江衢州等地,指导当地养殖户减少汛情对畜牧业带来的影响。一到衢州,王翀教授团队就深入养殖场和农户家,指导养殖户加固设施、疏通水渠,向农户培训汛期动物防疫和免疫增强饲养技术,确保把汛情给养殖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这段时间以来,浙江各地普遍遭遇长时间大雨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多地发生影响不等的洪涝灾害,部分地区还引发次生灾害,给各地的农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暴雨洪灾过后,如果不加紧时间管理养护、生产自救,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疾病传播,从而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二次重创。
灾情就是命令!浙江农林大学相关学科的党员专家们,第一时间奔赴宁波、绍兴、衢州、丽水等各地乡镇基层,结合自身农林学科专业的优势,手把手指导各地群众抗洪救灾保生产,尽可能将暴雨洪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建德、淳安等地,浙江农林大学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志愿者一起,为当地灾后果蔬的销售出谋划策,尤其是针对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尽快销售相关经过暴雨的各种农产品。部分师生还深入农业生产基地和合作社,与当地群众一起开展台风灾后的除草、挖沟、松土等重建工作。“深挖沟可使积水尽快流出农田,保证根部有氧呼吸,同时遇到暴晒要适当遮阴,也可以适当喷一些杀菌药剂,这都有利于植物恢复生长。”浙江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徐凯说。
在龙泉、遂昌等地,该校农学、园艺等学科的专家团队,先后赴北界镇、高坪乡果蔬生产基地、水果观光园,为当地的火龙果、柑橘、葡萄、猕猴桃等产业夏季栽培技术、防台防涝等提供现场指导。
除了农作物外,很多家禽养殖等行业也遭受了不小影响,针对农户的家禽养殖,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学科的赵阿勇老师说:“洪涝灾害过后,各种污水横流肯定对环境是有影响的,也为病菌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从而容易导致家禽生病甚至家禽瘟疫,所以对于鸡鸭等家禽养殖的农户来说,洪水退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清理鸡舍鸭舍,减少病源,促进通风,并在防疫部门指导下,使用各种药物进行环境消毒,从而确保鸡鸭生活环境的卫生,可以有效防治家禽疾病传染。”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已经先后前往各种种养殖基地80多个,开展科研服务超过200人次,电话指导120多次,发送科技指导短信500多条,为各地解决各种技术难题100多项,指导和培训农民和基层农技超过1000人次,有效助力各地群众抗洪救灾保生产,尽可能降低暴雨洪水带来影响和损失。
(陈胜伟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