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项目成果转化2.04亿元
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2024-07-06 13:12

image.png

7月5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在济南校区召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动员会。本次会议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与河南赛尔金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专利转让协议,协议金额高达2.04亿元。这一里程碑式的签约活动标志着学校在成果转化工作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image.png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全球性疾病,全球约有近5亿患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据悉,本次签约的新药项目,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解维林教授团队研发,专注于THRβ激动剂这一靶点,填补了该领域长期无药可用的空白,有望成为治疗NASH的重磅药物。该项目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还将推动相关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学校乃至山东省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将为NASH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刘思金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动员会讲话中要求,以此次动员会为契机,完善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增强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创新机制、浓厚氛围,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顶层设计。三要健全职能、拓展渠道,切实理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体系。四要强化校地合作,持续加大大学科技园建设推进力度。要以“勇拔头筹、勇争第一”的胆识和气魄,创造性推进各项任务高质量开展,努力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社会生产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科研链、产业链、资本链和市场链的深度融合,成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科技成果转化及系统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管理办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制度保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产教协同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深化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合作渠道,强化学校与医院、市场的交流和推介;积极引导科技人员以需求和市场应用为导向,不断深化高水平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产业化”等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

责任编辑:肖家鑫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