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女性抗疲老科技论坛在沪举办 探讨对抗疲惫式衰老护肤技术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7-20 11:38

近期,有科学研究发现,中国女性皮肤衰老拐点有提前的趋势。这与现代人睡眠、压力、饮食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疲惫”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7月19日,由上海人类学学会人类皮肤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自然堂承办的“2024中国女性抗疲老科技论坛”顺利在沪举办。会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等专家共同研讨。会议中,承办方秉持科技创新、努力突破技术壁垒、坚持国产科技普惠的理念,深入研讨自主研发的对抗疲惫式衰老护肤技术。

“医学研”专家共同研讨皮肤衰老研究进展

“2024中国女性抗疲老科技论坛”上,上海应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BNData)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衰老年轻化与年轻人的现代生活方式直接相关;无论从科研还是市场角度而言,对“疲惫式衰老”背后科学机制和解决方案的深入研究,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上海应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姚贝贝发表演讲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营养与健康所专家也发布了“疲惫式衰老”的相关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姜敏发布《皮肤衰老研究进展及基于分子靶标的抗衰策略》,从皮肤细胞功能及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生理学角度,深入剖析内源性老化的机理,并指出分子靶标的抗衰策略在应对衰老中的关键作用。

复旦大学生科院余巍教授则分享了《卡路里限制的抗衰老机理研究》,聚焦皮肤抗衰老机制之一——卡路里限制的重要性,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细胞损伤等机理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减缓衰老的潜在途径。

营养与健康所汪思佳研究员带领团队针对中国32个省份30多万名女性的面部皮肤衰老量化大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定位了各面部衰老表型的加速拐点,发现有统计学证据支持中国女性皮肤衰老年轻化的趋势。同时,团队还针对不同精神压力人群做比较分析,发现精神压力可能通过降低DNA甲基化水平调节皮肤关键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加剧皮肤暗沉。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发表演讲

自然堂开启抗疲老合作研究

“2024中国女性抗疲老科技论坛”联合CBNData、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营养与健康所专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女性衰老年轻化趋势与疲惫式衰老成因的认识。论坛现场,自然堂宣布将携手营养与健康所,共同启动中国女性皮肤衰老年轻化特征及机制的科研项目,持续深入国人衰老趋势和成因研究,探索科学解决方案。

自然堂将携手营养与健康所共同启动中国女性皮肤衰老年轻化特征及机制的科研项目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抗衰老产业。其中第十七条表示,深化皮肤衰老机理等研究,并推进化妆品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在政策大背景下,本次论坛深入研讨抗疲老科技新趋势,为助力化妆品产业抗衰研发作出了积极贡献。”有业内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仰婉晨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