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艺学子多形式“活化”雷州青年运河精神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林泳淇陈思含2024-07-31 22:40

晨光初破,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研学活动在雷州青年运河畔悄然拉开序幕。“我17岁参与水库和运河建设,那时从早忙到晚,好些人几年都没回家……”7月14日,在广东湛江廉江市河唇镇放生岛,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下称“广外艺”)“微光”公益支教团(广东站)(下称“广东微光”)围坐在当年参与过运河建设的吴梧秀爷爷和陈淑梅奶奶旁,听他们讲述那段够红、够热血、够沉浸的奋斗岁月。

广东微光自7月12日以来,多次到雷州青年运河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拍摄“行走的思政课”、开设“运河直播间”、开展#青年运河精神#线上文旅打卡活动、生态科普体验课等多种形式,探寻雷州青年运河“为民、担当、奋斗、廉洁”的精神,让当地的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在“百千万工程”中为推动廉江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图:实践队在青年运河边采访建库开河亲历者,并进行现场直播,历时两小时的直播点赞量达五万

湛江雷州青年运河于1958年开建,由30万青年1年2个月建成,是上世纪50年代全国十大水利工程之一,广东省迄今最大的水利工程。这一被誉为400万湛江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母亲河”,改变了雷州半岛“苦旱”历史,灌溉出雷州大地万物生机,成为广东省红色文化基因教育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风景区。

“我刷到过你们的短视频……”研学活动中,路过现场的当地村民说道。连日来,广东微光举办的线上红色研学活动浏览量已破百万,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通过不一样的平台,以不同的方式了解雷州青年运河精神,持续“唤醒”当地的红色记忆。

为让青年运河精神有更具象的传播载体,盘活红色资源,实践队分别与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廉江市委党校进行座谈,围绕文创设计、景区720全景制作、原创舞蹈创作等六项红色文旅提升方案进行磋商。实践队在国家样板党支部成员、广外艺旅游英语专业专任教师梁熳的指导下,以“沉浸式、体验式、全媒体”为理念,打造既能参观红色旧址,又易于传播和在线分享感悟、“带得走”的旅游新体验,校地双方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图:生态科普体验课现场

“六十多年前,建库开河突击队一点一点把水库和运河挖出来,和今天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正努力用一技之长,一点一点帮助花农增收。”作为课程主讲之一的大二学生宁炜峰,同时也是广东微光新媒助农计划的工作人员,他说道。

图:实践队深入花木种植基地拍摄

“突击队行动是大学生将课堂所学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这正是学校思政育人工程深入实施的过程。”实践队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谭颖思副教授如是说。广东微光每一位成员和众多“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一样,选择在社会课堂中“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观察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书写青年与红色文化相遇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千人千面,常写常新,广东微光带着已知的历史答案走进红色场馆,交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据悉,广东微光团队多次深入当地花木种植基地为农户拍摄网店产品宣传物料,开展电商平台直播实训等,帮助花木产业增收。

责任编辑:姜晓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