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门 奎摄 图②:深哈产业园里的红色廊道。 张本盛摄 图③: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 资料图片 图④:哈尔滨金河湾湿地公园。 张本盛摄
过去需要抵达太空才能做的实验,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称为“地面空间站”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共同建设,今年2月通过验收后,已经开始陆续接待前来做实验的用户。
“地面空间站”所在位置,正是黑龙江哈尔滨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从理念、科技、产业、制度、区域等方面大胆创新,奋力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振兴发展,成为加快建设创新龙江的“领头雁”。
自2015年获批设立以来,哈尔滨新区逐渐形成了国家级新区、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经开区叠加的独特优势,坚定担负起国家赋予的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的战略使命,迸发出产业兴、文旅热、生态优的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科创聚优势,积蓄产业振兴新动能
走进位于哈尔滨新区深哈产业园内的哈尔滨航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展厅内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大大小小电机产品令人大开眼界。这家企业的项目团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产品已经完成试制和批量生产。
“在哈尔滨新区,我们很省心。只要是与企业相关的利好政策,政府会第一时间给到我们。”哈尔滨航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传友说,更让他们看重的是这里有“机器人岛”产业集群,“我们只需把产品研发、生产出来,上、下游产业链由政府负责集聚在一起,几十家企业既是邻居,也是用户,非常便利。”
得益于新区的科技创新优势,这家企业入驻新区仅半年多时间,经营收入就达到700余万元,意向订单达到4000万元。
科创企业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近年来,哈尔滨新区聚焦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健全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技术为支撑、政策资金为保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主体培育机制。
“我们努力搭建创新资源流动平台,打通束缚科技创新堵点,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规划重点产业集群。”哈尔滨新区科技局局长王迪介绍,新区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目前深哈科创总部项目累计注册企业660家,注册资本金238.9亿元。
站在深哈产业园区内抬头仰望,可以看到一条红色的廊道悬在空中,一头连着人才公寓,一头连着办公楼。这是园区专门为入驻企业员工们修建的,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全室内”舒适的温度中通过廊道到达食堂和工作岗位。
近年来,新区通过举办“丁香人才周”等招聘活动,推进“头雁”“春雁”等人才专项支持计划,突出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今年3月至5月,新区会同相关部门,携70余家新区重点企业走进全国7所高校开展引才招聘和新区推介活动,收到求职简历1428份,初步达成意向645人。
2023年,哈尔滨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868.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4.2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81家,增速连续三年超过40%;169家中小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技术合同成交额11.88亿元,同比增长52.31%。
文旅深融合,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
7月6日晚,以“举杯邀世界,醉美哈尔滨”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在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启幕。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啤酒节现场舞台光影璀璨,高空礼花绽放,千架无人机编队将新区夜空点缀得流光溢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举杯共饮,在此感受“中国啤酒之都”的激情与活力。
在啤酒节现场一隅,“中气食族”招牌下,购买中医冰淇淋的游客们在冰柜前排起了长队。“我们在啤酒节开幕式当天设立专柜,准备了400多支中医冰淇淋,很快被抢购一空。照这个架势,我们的日均销售额预计可达1.5万元左右。”“中气食族”品牌负责人沈晓迪说。中医冰淇淋是将古老中医智慧、生物工程技术及现代冰品制作工艺巧妙融合的创新产物,凭借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成为新晋网红。“爆款”中医冰淇淋是哈尔滨好运品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的结果,通过创意赋能,打造出中医食养品牌。
在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内,40家设计机构提供战略咨询、设计推广等一站式服务,为制造企业、创业团队创新创造保驾护航。大量“爆款”设计创意,皆诞生于此。
“去年7月中心揭牌运营,在新区我们受益良多,截至目前,已经和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及创意设计签约40余项。”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副主任闫实说。“未来,哈尔滨新区将进一步推动创意设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持续释放创意设计新引擎动力,为各领域赋能。”哈尔滨新区宣传部副部长贺称洋说。
哈尔滨新区文旅深度融合的底气,除了来自有冰雪大世界等知名网红景区,也来自有哈尔滨大剧院这样的“艺术范儿”打卡景点。随着新区文旅融合持续发力,旅游消费也呈现出新特征。眼下,“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不久前,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在哈尔滨大剧院连演两场,吸引了众多音乐剧迷的关注,其中不乏外地游客和剧迷跨城观剧。
“哈尔滨大剧院的舞台音响效果非常好,演员也很棒,这次来哈尔滨的文艺之旅真是太值了!”在哈尔滨大剧院连刷两场音乐剧演出后,来自重庆的游客小冉连连给出好评。
“哈尔滨大剧院根据‘音乐之城’的城市主题和剧院优越的硬件设施条件,制定推出了全年的主打演出项目——音乐剧。很多音乐剧不仅满足了哈尔滨当地群体的需求,更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体验跨城观剧的文旅消费模式。”哈尔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张跃介绍。
音乐剧《人间失格》此次全国巡演,哈尔滨是东北三省的唯一一站,两场演出的平均上座率为69%,外地游客观众的占比达14%。今年5月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连开5场,观众人数约为7000人,外地游客占比18%。
“旅游+”“+旅游”融合发展,露营、夜经济等新业态、新场景接连涌现,哈尔滨新区已构建起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生活新空间。
生态更优化,打造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江心洲之上,有一座梭形小岛,名叫阿勒锦。小岛东西长约4.5千米,南北最宽约1.3千米,总面积419公顷,湿地率为71.1%。
炎炎夏日,岛上凉风阵阵,舒爽惬意。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内,荷花池旁,红嘴鸥、沙锥、灰喜鹊等珍稀鸟类翱翔于湿地与蓝天之间,鸣叫声悠远绵长。这里既具有湿地特点又兼有林地风貌,是鸟类迁徙中的理想驿站,也是部分夏候鸟繁殖后代的美好家园。
“我们于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包括林地、灌丛、沼泽、滩涂等多种生境,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满足访客生态旅游需求,湿地公园在合理利用区等处修建了宽8米的环岛路,以方便访客游览,并建有停车场,配有专用环保电瓶车运送游客。”哈尔滨阿勒锦商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部长何小虎介绍。
截至去年底,哈尔滨新区已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6种,全部类型保护地内湿地面积为6112.96公顷,保护地中的湿地面积为3961.96公顷,湿地保护率为64.81%。
在哈尔滨新区文化中心公园,绿树成荫、草长莺飞,6公里的离岸木栈道系统,连接着13处休憩平台,游客、居民三五成群,络绎不绝。
“每天早上都在公园里晨练,空气特别好,配套设施也齐全,退休之后选择到新区养老,就是看准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家住哈尔滨新区的居民冷先生说。
万顷湿地、百里绿廊、碧波逐浪、芦海泛舟、避暑天堂……哈尔滨新区湿地保护的重心,从过去的追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去年,全区有效监测天数365天,其中优良天数304天,达标率为83.3%。
“截至去年底,全区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面积14745.3公顷。我们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和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绿盾行动,拓宽公园绿地来源,构建好蓝绿空间框架,完善好公园绿地系统,保护好新区生态环境,致力于将新区打造成为‘推门见绿,步行可游’的美丽宜居幸福家园。”哈尔滨市松北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
“发展出题目,改革交答卷。哈尔滨新区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补短板、锻长板,用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新区实践。”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松北区委书记、区长肖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