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和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号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成果推介会于9月11日召开,并正式启用智慧服务中心(96299)。
此次推介会重点展示了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远程急救智慧互联综合服务平台、远程智能专科诊断平台等创新成果。
互联网医院平台,是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自主研发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与院内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率先在河南省内实现了“慢性病患者线上续方服务”。
在郑大一附院注册的慢性病患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或下载“郑大一附院掌上医院”APP,即可享受平台支持的在线续方、医保在线支付、药品快递到家等服务,极大方便了患者。此外,平台还提供在线复诊、健康咨询、病案邮寄等多元化服务,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远程急救智慧互联综合服务平台则聚焦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五大专科急诊急救服务。患者可通过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小程序进行一键呼叫,平台可实现“呼叫即定位”,协调5G救护车迅速响应。
同时,支持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全量医疗设备和数据云化接入,实现车载电子病历、远程会诊及开具检查检验单、住院证等功能,患者院前信息可安全共享至院内,确保“上车即入院”,为急症患者提供了绿色救治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平台支持500路急救车接入,1000路并发,急救信息化服务能力全国领先。
远程智能专科诊断平台则依托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建立,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智能诊断模块,支持消化道、宫颈癌、甲状腺等数十种疾病的病理AI智能诊断,心电图的智能分析、诊断和报告生成,多部位影像检查的智能诊断、三维阅片、“一键式”生成相应的图文报告,如肺结节AI检测与良恶性自动分析等。平台自动分析并生成诊断报告,最终由富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审核后出具诊断报告。
目前,该平台已正式运行,覆盖河南省内99家三级医院、326家二级医院,每年开展远程病理诊断1万余例,有效促进了跨机构专科诊断的协同与高效。
智慧服务中心(96299)作为医院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全院话务资源,以96299热线为统一入口,对外服务患者、对内服务临床,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坐席话务服务。
服务内容涵盖综合咨询、重症转运、意见投诉、在线客服、三方/多方视频通话及同声翻译,及院内会诊、通讯录、知识库应用、AI质检等,是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专属通道”。平台利用大带宽、低延时的5G技术,实现96299与来电保持稳定的即时视频通讯,有效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辅助就医。
本次郑大一附院智慧医疗建设成果推介会成功召开暨智慧服务中心(96299)正式启用,标志着郑大一附院在智慧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应急管理能力和患者就医体验。
郑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杰表示,医院将持续深化智慧数字化转型,以四大核心平台为基石,着力精心打造更为直观、灵活、便捷、全面和多维的“院长驾驶舱”,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全面升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