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氨能产研新路径,第三届国际氨能会议在沪举行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王宁华2024-10-07 10:03

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和佛山仙湖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国际氨能会议,9月22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上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国际氨能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机遇挑战。

当前,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零碳能源备受关注。作为重要的农业和化工原料,氨近年来因其零碳属性成为能源低碳化变革的一个重要载体。

国际氨能会议是一个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首届和第二届会议分别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和法国奥尔良大学承办。本次会议聚焦“氨——新能源,新机遇”主题,围绕氨合成、应用燃烧、环境影响、健康安全等专题展开交流,除大会报告外,设立了7个分会场,涵盖19个主旨报告、19个邀请报告、226个口头报告,以及61篇海报展示,全面展示了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细野秀雄等6名专家在大会报告中分享了氨合成、燃烧和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前沿创新工作。

为打通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的转化路径,会议设立了工业论坛,3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会,70%以上的报告由学术界和工业界专家共同完成。9月26日恰逢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线在佛山投产,佛山仙湖实验室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与蒙娜丽莎集团总裁助理张楚云共同介绍了氨能在陶瓷工业的创新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颜宁和西门子能源亚太副总裁吉登伯勒姆则阐述了催化剂和反应器创新在氨裂解制氢中的关键作用。此外,会议还举行了圆桌讨论、青年学者论坛等。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