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白云路街道友谊23街坊的一座凉亭近来极具人气,不仅本小区的人喜欢来,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客”,大家在这里学思想、听故事、讲政策、忆当年,学习党的新思想新政策,讲讲那过去的故事,感恩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每到动情处,居民中有流眼泪的、有唱红歌的、还有用笔记录感受的...这些都是“亭院党校”带来的新惊喜新变化。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热潮……”这是白云路街道第二社区党委书记韩沙沙在亭院党校开展的一堂生动的党课,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汇聚以学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强大力量,画好同心圆结出幸福果。
为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方便党员参与学习和组织生活,今年以来,白云路街道在家门口开设“亭院党校”,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由各社区党委书记带头,联合党校老师、宣讲团讲师、优秀党员、共建单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打造集理论宣讲学习、协商议事、共建共商于一体“亭院党校”新模式,陆续开展全会主题宣讲,“温暖最后一公里,服务居民千万家”主题党日活动,“云集民声建言献策”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等,打造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色课堂”,以更贴近的距离、更接地气的话语、更实的内容让亭院党校既“声”动又入心。
“我觉得党课中加入一些我们身边的案例,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和接受。”亭院党课一方面要传播党的好声音,另一方面还要接地气,在通过收集党员群众“关注什么”“想学什么”的意见建议的同时,白云路街道协同联动党校讲师、各共建单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多形式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党的政策方针宣讲会,通过剖析身边的案例,组织辖区内有学识、有威望的老党员带头学、组成“草根党课讲师团”等新颖的形式让大家每次上课都感觉有滋有味,也解决了老党员腿脚不便和居民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实现了基层理论宣讲有声有色。通过“亭院党校”让党员坐得住、听得懂、易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步伐。
在党课进行过程中,李兵一直在认真记录着。他说:“我的党组织关系从退休以后就转到了社区退休党支部。今年以来,我在亭院党校参加了20余次的学习活动,收获很多。亭院党校办的特别好,很接地气,还能给居民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翻开李兵的笔记,每次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字迹工整,几乎记录了厚厚一本。
“好,今天我们的党课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小区外墙保温的相关事宜。”亭院党课后,一场涉及居民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亭院议事会”又热闹开场。白云路街道在上党课同时,同步搭建亭院议事平台,原本的“单项授课”转变为“双向互动”,让党课与民主议事相辅相成、与为民服务同频共振。今年以来,通过亭院党校议事收集民情民意350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0个,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垃圾分类、移风易俗、学习道德模范、安全生产等宣传教育活动63次,开设社区生活馆、爱心托学班、暖心驿站等20余处便民服务站点,在理论宣讲、汇聚资源、忠诚践行中持续发力,激发红色动能,将便民利民落在院落,让文明实践留在身边。
“下一步,白云路街道将持续发挥‘亭院党校’小阵地的效应,丰富活动内容、增强互动性,把党的理论政策、民主议事及为民服务,落实在房前楼内、左庭右院,落实在基层党员群众身边,算清民情民意‘惠民账’‘政治账’,答好急难愁盼必答题,共绘一幅团结幸福新画卷””白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佳媛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