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法医学健康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幕。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新民晚报社主办,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国巴黎西岱大学、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承办、法国益普生集团支持,为期两天,与会中法专家学者将围绕“合作、创新、共赢、超越”主题,聚焦医学教育创新、医院管理与患者服务、医药产学研联动发展议题,开展深入交流,推动合作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一流高校、医院的合作历经百年传承,堪称中法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的一段佳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表示,“未来,我们要促进中法双方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据介绍,研讨会包括中法医学教育合作专题展、主旨演讲、主题会议、圆桌讨论、法文班家庭日等活动。医学教育创新分论坛重点分享AI及数字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医院管理与患者服务分论坛交流数字赋能医疗、医院硬件建设与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经验,医药产学研联动发展分论坛主要探讨转化医学研究的历程、挑战与未来,以及产学研融合促进转化医学的路径,为医学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搭建平台。益普生有关负责人戴纪尧表示,希望在基因疗法、细胞疗法以及人工智能在医疗产业中的应用等方面,与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创下一代创新”,以开发新的作用机制和发现新的分子,为患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向。
12日上午开幕的中法医学教育合作专题展览,从中法医学教育合作历史最悠久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视角,展现了中法一流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合作百余年的历史。中法医学高等教育合作始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震旦大学医学院,独具特色的法语医学教育培养了一批中国医学界代表人物,包括刚刚获颁“共和国勋章”的王振义院士。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后,中国首个临床医学法语班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开设,并于1997年列入中法政府级文化教育合作项目。2002年,法国在上海的首个大型医学科技合作项目——瑞金医院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2018年10月,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国5所知名医学院校共建“中法联合医学院”。2021年,新开设的中法合作科研法语班招生,开启了中法医学科研人才的合作培养。60年来,临床医学法语班培养了近千名优秀医学生。截至2023年底,上海交大医学院共选送近500名学生赴法学习,法方每年选派30余名医学生到交大医学院接受临床培训,并承认其实习效力。
近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法兰西公学院、奥罗阿肿瘤研究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免疫学研究所、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胰腺研究所等单位与法国合作科学研究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做了题为《中法面向下一个60周年的医学健康合作交流展望》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法两国应携手应对全球健康挑战,通过国际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创新与完善,共同提升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世界人民提供健康保障。
中法医学教育合作专题展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揭幕。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