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从西宁市出发,向南行驶翻过拉脊山后,沿着扎哈公路一路向东,就来到了群加国家森林公园。远眺是高耸入云的雪山,眼前是五彩斑斓的森林,脚边是汩汩而出的溪流,从任何一个角度、方向看去,都能发现独特的风景,难以穷尽。
目力所及,只是群加国家森林公园的一角。公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最南端拉脊山南麓,距省会西宁市约90公里,总占地面积11266公顷。“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集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于一身,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五彩经幡下,五彩斑斓的金秋
秋风拂过,经幡翻涌。金秋十月,群加国家森林公园迎来了最美的景色。层云翻滚,雪山巍峨,高原风情是公园的底色。金黄的秋叶、殷红的灌木、墨绿的松柏,每种颜色都各自跃动着生机,又一起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日画卷。
公园险峻幽深的峡谷宽窄多变,河流呈现滩谷相连,狭阔相间的景象。走进峡谷深处,山重水复,森林遮天蔽日,水流缓急相间。群加河为公园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拉脊山南坡,在园内流程10.5公里,后直接汇入黄河。河水随西岸山势蜿蜒而行,缓处碧潭清水,急处汹涌奔腾。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公园的五彩斑斓不止来自由下而上依次更迭的植被,还受到丰富气象条件的影响。山顶云海茫茫、薄雾朦胧,山下时而细雨绵绵、时而阳光普照。森林秋色醉人,动态美景如画。
“云上群加”里,拨云见日的发展
“云上群加”是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黑峡景区新开营的露营基地。营地露营设施极具特色,依水而建、群山环抱,白色的太空舱面向层林尽染的群山,古朴的木屋民宿坐落在森林脚下,宛如一片世外桃源,吸引了不少游客。
对游客来说,这里是秀丽山水、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对当地群众来说,这是为乡村振兴扫清障碍、拨云见日的好抓手。“云上群加”项目建设初期给农户制定分红办法、发放补偿资金;建设期间带动本地劳动力务工、提高农户收入;建设完成后,填补了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高档露营住宿的空白,市场前景广阔,切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处基地自今年4月份运营以来,逢周末必是爆满的状态。”上圈村试运营基地工作人员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上圈村是群加乡一个以传统养殖业为主的村落,群加乡在这里设置了“云上群加”项目的试运营基地,去年还在这里建成运营了梅花鹿养殖基地。“梅花鹿一身都是宝,鹿茸、鹿胎、鹿脯、鹿尾、鹿鞭、鹿肾、鹿骨等都可制药,鹿肉鲜美,鹿皮可制革。”上圈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郎说。
东西协作中,紫气东来的明天
“咱们‘云上群加’露营基地项目是苏青协作的重要成果,南京园林绿化设计院实施了项目的总体布局规划。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对项目规划给予指导。金陵饭店集团对项目策划、建设进行了全过程指导,今后的运营我们也将打造金陵山水的文旅品牌。”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徐宁说道。
自2016年起,南京市栖霞区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因国家东西部对口协作发展政策而结缘,两地在多年的合作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栖霞区已累计投入统筹资金2.9亿元,精准对接“湟中所需”,实施52个协作项目,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此外,通过消费帮扶,助力2.55亿元“青货出青”,并帮助412名农村劳动力到江苏就业,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145名专业人才的“智力援湟”为湟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云上群加”露营基地的建成,是东西部协作的典范,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生态旅游的平台,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