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绿电”来啦! 四川凉山立洲水电站让白水光互补光伏项目全面并网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宋豪新2024-10-17 19:40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让白牧场,一座光伏电站矗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宛若一片镶嵌在自然中的蓝色海洋,正与山川大地和谐共鸣。这就是木里县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由华电(木里)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中建二局承建立洲水电站水光互补让白光伏项目。10月16日,项目实现全面并网发电,这是高原建设者为实现“双碳”目标交出的答卷。

据介绍,项目总占地面积199公顷,相当于199个标准足球场,未来25年的年均发电量约1.7793亿千瓦时,相当于6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预计每年可节约煤炭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7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片片闪耀的光伏板,点亮了片片绿色希望,也为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光互补’是高原光伏电站较为高效的一种模式。”中建二局项目经理于忠卫介绍道,高原区域气候多变,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让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问题更为明显,长期困扰着当地太阳能发电稳定输出。木里县地处高原,不仅日照充足,水资源也十分充沛。“水光互补”发电模式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靠天吃饭”难题。

但在这样的高原山区,让一座光伏电站拔地而起绝非易事。一方面要顾及敏感的生态环境,预留充足的空间供植被生长;另一方面高原气候多变,光伏组件要具有较好的抗风、抗雪能力。

这就对组件的高度设置有了新要求,究竟怎样的高度才合适?

“经过考量,我们最终将光伏组件的离地高度设置为1.5米,之所以确定为这个高度,目的在于大幅减轻风压和雪压对光伏组件的倾覆风险,确保在高寒环境中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后期维护。”华电(木里)项目负责人祁俊丰说道。

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项目团队采用了峰值功率580瓦的N型光伏板,使单位面积的装机容量提升了15%以上,真正实现了空间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项目属高原山区光伏,所处地形复杂,光伏场区的布置区域中,30度以下坡地占比为89.1%,而40度以下坡地占比更是达到98.35%,在不良地形的“高边坡”条件下,项目的施工如同与自然力量的抗衡。

面对这样高难度的施工环境,建设团队通过改进施工设备等方式顺利地完成此项挑战。首先通过改进冲击钻打桩机的设计:在履带式施工车的牵引和调整下,螺旋打桩设备整体与边坡地面垂直,基成孔质量及打桩效率明显提高,一举突破高海拔、高边坡打桩的技术瓶颈,并获得了“一种用于高边坡的光伏桩基打桩设备”的专利。

建设团队还采用了模块化超集成预装式变电站。这种变电站设备集成化高,建设更加灵活,运行更加可靠。

“这种设计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变电站的一半,所有设备都在工厂内完成组装,运到现场后即可进行联调,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于忠卫介绍道。

在广袤的光伏场区中,由于设备分布广,传统的巡检方式不仅耗时耗力。如何进行高效的日常运维?

智能巡检系统的运用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通过采用无人机和智能巡检系统,极大提升了后期运维的效率。”祁俊丰介绍道。在厂区外部,无人机可以制定精准的巡视路线,自动生成巡检结果,快速定位有异常的光伏板或设备问题;在升压站内,通过全方位的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巡视,每一处细微的异常都逃不过它们的“火眼金睛”。

智能巡检系统还具备入侵报警、火灾监控等功能,不仅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也为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站在海拔4200米的木里高原之上,俯瞰这座光伏电站,人们不禁为这座高原奇迹所震撼。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光伏板,那些蓄满能量的光子将化为电流,汇入千家万户,默默地铺设一条通往清洁能源时代的光明之路。

责任编辑:宋豪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