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二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在兰州大学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由开放时代杂志社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论坛以“走廊中国”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多专业、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走廊中国”的历史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成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沙勇忠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办学历程、学科发展概况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他提出,开放时代论坛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学科、高层次学术论坛品牌,此次兰州大学与开放时代杂志社合作举办第二十二届开放时代论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国内相关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
周成华在致辞中对本届开放时代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兰州大学为筹备此次论坛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开放时代作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平台,秉承“以学术关怀社会”的理念,推动多学科、跨学科对话,倡导学科性学术向问题性学术转型,希望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更多广阔空间。
开幕式后三位特邀专家上升到哲学层面分别对“走廊中国”进行题解。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作题为《复合体的“幽灵”:区位、走廊、文明与关系主义民族学》的学术报告,他作为一位人类学家注视着哲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从区位的角度引出走廊是多样性的复合存在。北京大学渠敬东教授作题为《文明在走廊》的学术报告,他用精彩的事例说明做主流研究和边缘研究的辩证关系,文明的理解是一种自知和自觉。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作《通道与走廊:理解何以中国的空间视角》的学术报告,他将“走廊”从抽象性、具体性、统一性、多样性之间展开诠释,呈现了人类学家的整体观。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走廊中国”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认为,“走廊中国”的理念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走廊中国”是连接中国各地区的重要纽带,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廊中国”的理念有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此次论坛汇聚了近百位专家学者及兰州大学师生,共同为深化“走廊中国”研究搭建了重要的学术平台,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发:董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