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我国第一高土石坝、四川省内库容最大、调节能力最强的水库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蓄至正常蓄水位2865米。这标志着雅砻江中游龙头水库电站首次蓄满,将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作出更大贡献,并将全面提升雅砻江梯级电站的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雅砻江两河口水库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
打造多能互补标杆,贡献100%零碳绿电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优势明显,既有水电与风光新能源的丰枯季节性互补,也有风光发电之间的日内互补,是得天独厚的超大型、互补型流域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随着两河口水库首次蓄满,两河口水库与下游锦屏一级、二滩水库联合运行,总库容达24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高达148亿立方米,约占四川省内大型水库总调节库容的51%,三大水库满水位联合运行蓄能值约300亿千瓦时,约占四川省内大型水库满水位总蓄能值的三分之二,使雅砻江成为全国调节性能最好的大型河流,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开发、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航拍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本阶段规划装机7800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其中,两河口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群作为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装机容量超5100万千瓦。目前,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已投产绿色清洁能源装机近2100万千瓦,生产的每一度电都为零碳绿电。基地已投产装机约占四川全省清洁能源装机五分之一,拥有四川省最大的三座水库电站,对优化电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到2035年,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贡献绿色电能约2000亿千瓦时,整个雅砻江流域平枯期电量将是汛期电量的1.28倍,对于增加四川清洁能源供应、增强四川电力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四川作为国家重要水电基地更好保障全国电力供应、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地下厂房
发挥防洪抗旱保供作用,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作为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中的多年调节水库,两河口水库满蓄后,将充分发挥龙头水库的梯级调节补偿作用,将雅砻江流域丰水期发电多余水量存储至流域枯平期发电,每年可增加雅砻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和长江干流17座水电站平枯期年发电量342亿千瓦时,是两河口水电站自身发电量的三倍。
据悉,早在2020年汛期,锦屏一级、二滩两大水库拦蓄洪水40亿立方米,有力支援了长江流域防洪减灾。2022年夏季,面对四川历年最严峻电力保供形势,雅砻江水风光日均发电量超3.6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民生和经济发展用电。2023年春季,雅砻江三大水库向下游补水82亿立方米,有力支援了长江抗旱保水保通航。2023年夏季,在雅砻江遭遇极端异常偏枯来水的情况下,雅砻江梯级联合运行蓄能始终占全川水电50%以上。2024年汛期,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三大水库联合拦蓄洪水超过74亿立方米,相当于529个西湖的水量,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紧随其后的度夏保供关键期,雅砻江梯级电站日发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大水电顶峰兜底作用。
随着两河口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水库调节性能得到完全发挥,雅砻江梯级水库防洪抗旱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航拍
新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推动解决世界级技术难题
两河口水电站大坝是我国第一高土石坝。大坝属于300米级特高土石坝,总填筑量达4300万立方米,坝基渗漏量仅为0.18升每秒,近乎“滴水不漏”,防渗效果居世界巨型水电工程前列。两河口水库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枢纽建筑物及机电设备经受住了超高水头的运行检验。
作为我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唯一开发主体,雅砻江公司在两河口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牵头开展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寒冷地区土料冻融防控”“300米级高坝智能建设”等世界难题,开创了高原季节性冻土区冬季土心墙堆石坝大规模连续施工先例。两河口水电工程建设开创了15项世界之最,多项关键工程特性指标位居国内外同类型项目前列,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向高海拔寒冷地区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