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从2015年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该院胆胰外科殷晓煜教授团队已开展1000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肝胆胰手术,是华南地区首个实现这一记录的肝胆胰外科团队。
肚痛查出胰头癌,机器人当助手切除恶性肿瘤
何叔今年62岁,因无端腹痛多天而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经过检查发现胰头有一直径约4cm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堵塞胰管,同时导致了急性胰腺炎发作。此外,患者有多年的多囊肾病史,此次住院发现已经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经殷晓煜评估,患者被立即安排住院接受进一步诊治。患者被诊断为胰头恶性肿瘤,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但由于胰头肿瘤大、与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紧密粘连,并且患者同时伴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多囊肾,手术难度、风险都很大。
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是进行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了减少患者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殷晓煜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这一先进的微创技术,用更清晰的视野、更精准的操作为患者进行手术。在多科室配合下,殷晓煜团队顺利完成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极少。病理结果证实,何叔患有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头未分化恶性肿瘤。
术后,患者转到重症医学科进一步监护治疗,并马上实施床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逐渐度过手术危险期并顺利转回胆胰外科病房,并于术后第16天顺利完全康复出院。
优势突出,机器人辅助手术广泛开展
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经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再到如今机器人辅助手术,更微创、更精准是大势所趋。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只需要打几个洞来进行手术切除,通过一个很小的创口便能将标本顺利取出,患者的创伤会小很多。此外,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所有的腹腔脏器都暴露在空气中,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对周围其他脏器的干扰会更小,更加有利于患者手术恢复。
“根据我们的经验,病人术后恢复会更快,并且也能较大缓解患者的痛苦,让他们尽早恢复下床活动。”殷晓煜表示,机器人辅助手术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输血并不不利于术后恢复,因为输血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殷晓煜表示,手术机器人的放大效果,让手术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完成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患者有很大的益处。此外,手术机器人最高能够将视野放大十倍,大小血管都能清晰可见,在出血之前就能对需要处理的血管做好妥善处理,从而将出血量降到最低。
据了解,中山一院是华南地区最早,国内较早装备机器人的医院。早在2015年,华南首台手术机器人便率先在中山一院装机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骨科等领域的手术,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机器人手术专家。
近年来,中山一院机器人手术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目前拥有6台全球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山一院还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共建国内首个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促进ERAS(加速康复)理念与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