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大地之歌”,原创话剧《树魂》在沪上演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曹玲娟2024-11-12 21:48

大型原创话剧《树魂》,继11月5日参加了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第二十九届福建戏剧会演后,作为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开幕式演出剧目,11月12日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

该剧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创作原型,在融合闽东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畬族文化的背景下展开叙事、塑造人物,再现一家三代人坚守40余年,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历程,深刻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三库+碳库”等重要理念,力图再现一幅别样的大地之歌。

原创话剧《树魂》剧照。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1983年,年逾半百的周宁县后洋村村民黄振芳毅然贷款8万元,带着全家上山植树。三年时间造林1207亩,成为当地有名的“造林大王”。40多年来,黄振芳一家三代人不断传承接力棒,深耕林业;周宁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至72.96%。

《树魂》分为“毁林”“造林”“守林”三幕展开,以林守根造林育林的故事为叙事主线,在横跨40余年的时空中贯穿着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兄妹情等家庭关系及时代变迁。几代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曾经山头秃顶、青山挂白的后洋村化作了杉木苍天的莽莽林海。

“2023年8月最后一周,我来到故事原型福建宁德周宁七步镇后洋村的黄振芳家庭林场。云雾周宁,在森林覆盖的群山中,我感受到来自那片土地上曾经的苦难和辉煌。”《树魂》编剧黄昌勇谈到,“我也经历过80年代的乡村巨变,在整个采风过程中,自己的乡村记忆和经验不时浮现眼前、涌入心间。在创作中,我有意无意把自己的记忆一同代入,力图再现乡土中国复杂多元的景观。”

《树魂》由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周宁县委县人民政府、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出品,上海戏剧学院、同济大学联合出品。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宁德作家刘国平共同担任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任总导演。

责任编辑:曹玲娟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