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由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鼓岭论坛在福州举行。来自北京和福建各地从事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相关部门以及乡村振兴的一线带头人齐聚榕城,围绕如何拓展“大食物观”实践路径,推进“大食物观”在福建的实践等内容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论坛以“践行大食物观,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深刻领会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交流福建各地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探索如何构建起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推进福建乡村高质量发展。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专家温铁军作《大食物观,何以为大?》为主题的视频演讲,他指出,建设“大食物体系观、大食物观、大食物安全观”,这三个观一脉相承,不仅符合生态化的要求,也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要把生态化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贯彻到发展大食物安全体系的分布式的多元多业态的安全布局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跨界合作机制研究”首席专家周立作题为《大食物观与产业融合》主旨发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孟婷作题为《大食物观引领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主题发言;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宋建晓教授作题为《以大食物观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主题发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余文权作题为《以科技创新助力福建践行大食物观》主题发言;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农业与生态文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王松良作题为《“大食物”——基于福建省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主题发言;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作题为《以责任担当和社会参与践行大食物观》主题发言;中共连江县委分享了《践行大食物观,建设“蓝色粮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谈如何践行大食物观,既有对大食物观的学理性分析,也有对实践推进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