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美广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度岭南学术论坛召开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张文雅2024-12-07 15:25

12月5日,一年一度的岭南学术论坛在广州理工学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讲述广东高质量发展故事,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徐伟新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新质生产力的最重要、最底层逻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绿色、低碳、循环与可持续。平衡好生产力创新与环境保护要以创新为主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在演讲中指出,要在厘清生产力三要素的基础上,打破一味模仿、照搬的窠臼。他以农居复合建筑、新型固废处理技术、风电叶片替代材料等案例提出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好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新的技术、方法与模式,要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叶思宇围绕“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链合作 促进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发表演讲,他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利用光伏、风能、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进路。当下氢能的制造、运输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仍呼唤高端人才的参与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他提到,通过发展氢能产业,能够建立起广东新的制造业高地,助力绿色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绿色发展基金执行主席桂振华以广东省绿色投资与绿色消费切入,提到广东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紧抓能源及建筑等重点领域,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碳排放交易等创新市场机制实现企业和居民主动降碳。

广东省政府参事林秀玉围绕广东省绿色通道建设,提到广东省基本形成了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后续可以在制定全省交通通道绿美规划,加快建设绿色通道优美林相,着力形成绿色通道建设合力,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运维机制,提升绿色通道绿美经济上持续发力。

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会长顾涧清表示,广东省在新能源储能和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存在挑战,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创新人才,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程远州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