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办的非遗年度论坛(第四届),以“非遗保护传承与现代应用发展”为主题,涉及非遗系统性保护、学科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多个议题。
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承办,韩山师范学院岭东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
为充分发挥论坛的学术研讨、学术交锋的热度和深度,并为更多青年学人和青年非遗工作者提供展示、交流机会,本次论坛由“非遗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非遗保护与文旅文创发展”“非遗传承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潮汕非遗研究专题”四个分论坛组成。
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鄂尔多斯市非遗保护中心等科研和非遗保护管理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人在一天半的时间里聚焦“非遗保护传承与现代应用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是我们认知自己过去的故乡,更是塑造我们未来的新城。在当今人类文明观念遭遇新的危机、人类赖以共存的基本价值遭遇挑战的当下,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孔毅表示。
据悉,自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求,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配合北师大“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结合高精尖学科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非遗年度论坛是该中心举办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此论坛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遗研究和非遗实践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基地不久前也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