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港”在北京丰台正式启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潘俊强2024-12-23 07:53

12月21日,北京市首家集“政务+文化+市场+生态”要素于一体的“国际人才港”在丰台正式开港。活动现场,丰台区发布“丰才十条”人才政策和《丰台区提升人才出入境服务 支持人才高地建设的九项措施》、公布《丰台区新质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启动“丰雄人才零界湾”系列活动,从“引育留用”多个维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与保障,为区域蓬勃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创新创业优质资源“一港汇聚”

据了解,“国际人才港”坐落于南中轴地区的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人才研修院”“服务专窗”“人才会客厅”等空间,具备人才服务、成果对接、专窗服务、生态展示、交流会客等多种功能,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推动为人才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办成”转变。

“国际人才港”集“政务+文化+市场+生态”要素为一体,构建“市-区-街”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坚持政务服务“优”无止境,统筹17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面向人才提供就业创业、政务咨询、政务帮办等服务,集约化链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金融服务、法务服务等各方资源,成为对外交往的新门户与会客厅;激发市场活力,链接市场资源,探索打造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最终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人才发展、产业升级的积极效果;着力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职能,全方位打造人才创新发展生态体系。

“国际人才港”聚焦人才服务、产教融合、技术转化等九大功能建设,围绕“政策领航、服务护航、能力续航、赋能智航、发展远航”五大板块,不断优化政策机制,全面畅通市场渠道,对接市场资源,为优秀人才和创业企业提供从“小规模”到“大市场”的全链条支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丰台区着力打造人才品牌,全面构建人才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促进产才融合,加快推动人才和产业要素集聚;注重拓宽国际视野,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交流环境。”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丰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形成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随着“国际人才港”开港,丰台将持续链接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吸引四海英才来丰台大显身手。

打造“人才管家团队”

本次“国际人才港”开港,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构建以区委统筹、66个街镇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丰台区“人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组建人才管家服务团队,为各类人才提供“50+1”的全方位服务保障。“50”即政策支持、技能提升、政务服务、文化休闲等5类50项“一站式”服务事项,“1”即通过“一对一”管家式服务,以需求为导向,为人才及家属提供“不设限”的生活服务。同时,统筹各街镇设立“人才驿站”,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米”,真正将服务送到人才家门口,做到“诚意无限、服务无限”。

为了进一步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为来区人才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服务,本次活动,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发布了《丰台区提升人才出入境服务 支持人才高地建设的九项措施》,结合“国际人才港”建设,为中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专窗办”、加急签注“港澳通”、优先申领“五星卡”等优质服务。同时,《措施》深度聚焦“两区”建设、重点功能区建设,主动服务区域“倍增追赶、合作发展”,持续优化工作机制,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促进国际人才集聚。

“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往来的便利化,对于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不断优化出入境便利举措,疏通‘难点’‘堵点’,为来区人才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出入境服务。”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潘俊强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