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项目进度过半
人民日报客户端青海频道贺勇王梅2024-12-23 18:27

人民日报二版12月23日报道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进展情况。

近日,记者来到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川青铁路11标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尖扎黄河特大桥桥梁总长1596.20米,其中主桥为141米+366米+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全长648米,桥梁主跨长366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

图为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本报记者贺勇摄

据中铁大桥局西成铁路项目副总工敬成进介绍,全桥共50个节间,两侧各25个。目前一边架设了15个节间,一边架了13个,明年7月就可以实现合龙。上面临时结构拆除,差不多在10月就可以全部完工。

尖扎黄河特大桥全桥共50个节间,目前已完成56%。本报记者贺勇摄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水域辽阔。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繁复多彩,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黄河尖扎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拟鲶高原鳅、黄河裸裂尻鱼等多种黄河特种鱼类,因此,这座尖扎黄河特大桥横跨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施工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极高。

尖扎黄河特大桥即将跨越清清黄河。本报记者贺勇摄

大桥前期设计主跨为350米,28号主墩位于黄河河道内,且钢桁拱架设需要通过船舶在黄河水面上进行杆件运输,对特种鱼类保护以及水环保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减少影响,主跨变更为366米一跨过黄河,避免了水中设置墩子。并且架设方式采用拱梁同步架设,杆件通过桥面进行运输,避免船舶在黄河进行航行,减少了油污污染风险,保护了水环境和特种鱼类繁殖。

川青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纵向主通道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32.9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极大便利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加强兰(州)西(宁) 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对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系、贯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中铁大桥局将发挥桥梁智能大桥云智慧平台科研优势,运用BIM信息化技术控制误差,通过在拱上吊机、塔吊等大型设备铺设监控元件,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和预警,并在现场安装全程监控,保证了桥梁建造的质量及施工的安全。

责任编辑:王梅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