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中国一重高级技师刘伯鸣:扬起产业工人的自豪感
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祝大伟2024-12-25 10:33

“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

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车间,20多米高的水压机耸立其中,“1.5万吨”的标识牌十分显眼。这就是我们干活用的“大锤子”。

水压机4根立柱间,是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重达上百吨的钢锭,随着锤头一次次用力下压,钢锭慢慢被压塑成型。

作为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操作者,我们就像是“挥舞大锤”的铁匠。中国一重致力于核电、石化、冶金等众多领域的大型装备制造。由我们打好的“铁”,将被用在大国重器的制造中。

在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展台前,摆放着不少锻件样品。每一个样品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就拿手掌大的锥形筒体锻件样品来说,这个中部锥体、两头圆环的锻件是核电设备关键锻件,两端大小圆环的圆心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筒壁厚度也要均匀。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团队依靠传统方式从试验件着手锻造,屡次失败,一度陷入困境。

为找到失败原因,我们冒着炙烤的高温,站在钢锭前仔细观察,持续了几个小时。黄豆大的汗珠啪嗒啪嗒地掉在烤热的地面,瞬间化为蒸汽。

连续下锤不行,那就从改变锤压的方式着手,间隔一定距离下锤……我摸索总结出的“关键点控制法”被采用。这一次锥形筒体的成功锻造,填补了国内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此类核电设备关键锻件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从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0多年来,我独创了50多种锻造方法、40多项锻造技术,攻克工艺难关100多项。我在“打铁”中,打出了作为产业工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我和团队更有干劲。我们将依托创新工作室,把技艺和创新经验传承下去,千锤百炼,不断为装备制造提供更多更好的材料。

(作者为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高级技师,本报记者祝大伟整理)

责任编辑:郭晓龙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