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编剧拔尖人才培养上海训练营”圆满结业。
12月16日,戏剧学院33名师生抵达上海戏剧学院,开启一周的培训活动。由教授陆军及其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为训练营精心设计了丰富的培训内容,包括名家讲座、教学训练、文化考察以及演出观摩等,培训地点分别设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本部和松江教学基地陆军戏剧教育馆等地。
在前三天的编剧基本功训练课程中,教授陆军及副教授李世涛、博士顾飞,从“一句话编剧法”逐步深入到 “百字剧”“千字剧”的创作、朗读与评析,展开教学活动。陆军强调,编剧创作应注重追求“真实、生动、独特”,同时指出选材的高雅与庸俗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如何阐释和挖掘人性和思想主题。
此外,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戏剧影视行业及产业的前沿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伊天夫、刘艳卉分别以《西方经典绘画中的戏剧性》和《人工智能辅助编剧》为题开展名家讲座,为学员带来学科交叉、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思维碰撞。上海戏剧学院青年博士古韵、龙施宇、牛文佳以《碎片化快节奏的情绪释放》《微短剧创作时代:我们的态度与选择》和《“短而不平”——对于微短剧的三点思考》为主题,开展“微短剧与戏剧文学精神”专题讲座,为学员提供微短剧实战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文化考察活动,涵盖中共四大纪念馆、松江鲁星村境内日寇新浜碉堡遗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海武康路、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昆山百戏博物馆、苏州园林、松江甪钓湾小镇等场所。同时,训练营组织学员观摩了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演出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喜剧《吻我吧・凯特》,为学生提供多样态、多维度、多视角的调研采风机会,使其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训练营期间,两校师生还在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陆军戏剧教育馆以及筹建中的甪钓湾国际儿童戏剧小镇进行了编剧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深度交流座谈。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作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云南省首批A类专业建设点,特邀上海戏剧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陆军教授团队,以“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为核心,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自2024年11月起,云南艺术学院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建的两期“编剧拔尖人才班”已为云艺学子进行了60余人次的培养训练。未来,两校将保持长期的教学合作,共同延续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