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核心功能定位是“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2024年11月30日,《规划》获国务院批复。2024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规划》构建了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构建了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明确了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20.7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93.4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100.4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 600.24平方千米以内。
《规划》系统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确“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一主”为城市主中心,包括中心城区和现代智慧健康谷;“一副”为城市副中心;“两轴”为衔接京津冀,联通乌兰察布市、太原市,协同包头市的区域综合发展轴,以及连接二连浩特口岸和内蒙古自治区沿边通道,辐射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的区域开放发展轴;“多点”为旗县城关镇综合服务节点。明确“两屏四带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两屏”即北部大青山、南部黄河湾两大生态屏障;“四带”即首府三北防护林带、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小黑河环城水带、大黑河郊野花带;“多点”即各类公园。中心城区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延伸的绿色出行交通体系。
未来中心城区二环以内,以更新提质为主,重点突出文化、商业、科教功能;二环与三环之间扩容升级,重点强化人口和科技产业集聚;三环与四环(绕城高速公路)之间重点加强城乡统筹,高品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同时,要彰显“草原古都韵、活力现代城、首府文化魂”的景观特色。加强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推动文旅商品牌化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