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里瑶山”,“行走新动力”公益医疗项目正式启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姜晓丹刘文琴欧阳霞2025-01-07 18:56

连南瑶族自治县,这片被山峰环抱的土地,孕育了勤劳智慧的瑶族同胞,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素有“百里瑶山”之称。然而,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居民长期面临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困扰。2025年1月3日-4日,在广东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广东省民族宗教委的大力推动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携手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县卫生健康局、县人民医院,汇聚各方力量开展“行走新动力”公益医疗项目,共同开启这场健康帮扶、爱心助困的公益之旅,探索医疗服务与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新路径”。

“骨关节炎是我院关节外科特色病种,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来重建关节功能、恢复劳动能力,我们率先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标准手术操作规范和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国内知名、省内领先。”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许杰教授介绍专科发展概况,表示将一如既往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致力于技术下沉,造福广大基层群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杨建林表示,项目的启动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项目能树立起民族团结及公益医疗合作的新典范。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陈继平表示,省民族宗教委将大力支持项目落实走深,希望项目探索创新帮扶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与延伸,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为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贡献力量。

公益医疗项目正式启动

“行走新动力”公益医疗项目不仅是一次医疗救助行动,更是一次医疗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交融。启动仪式过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班及护理培训专场,分别在县人民医院大会议室、护理部、临床科室、手术室等地同步开展,专家们通过讲座授课、查房带教、手术示范等,分享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因连南地处偏远的粤北山区,县内亘连数百座山峰,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区域多坡多石,地面情况复杂,气温变化大,气候潮湿,导致骨关节炎多发高发。再加上连南医疗资源薄弱,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当地群众健康意识、医学知识不足,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可导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在此前的调研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连南许多患者面临着治疗难、康复难等问题。”许杰教授感慨道,我们民主党派十分愿意加入“百千万工程”,现启动的“行走新动力”公益医疗项目将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的专家力量、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医疗硬件设施,凝聚统一战线力量,计划到2026年为符合条件的连南地区终末期关节患者施行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培训连南医务人员,为连南组建完善关节外科医护队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连南医疗水平。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宗教界筹集了260万元,将依托7镇71村居委会为网格化单位,为符合条件的五保户、低保户、边缘户列为重点关怀与救治对象免费治疗,同时对其他有经济困难群体,依据生活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报销比例和减免,最大程度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与此同时,项目还将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还将派遣关节外科、康复医学科、护理部等资深专家团队走进连南,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骨关节炎的防治知识,以“逸仙模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水平提升新探索,帮助当地医疗团队掌握先进关节修复技术,为连南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用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姜晓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