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基础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日喀则定日县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第一时间向日喀则市政府报备,并主动请缨进入现场救援。
7日上午,水电基础局帕孜项目联合各参建单位立即组织人员集结,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振动碾等11台工程救援设备待命,随时准备驰援。下午,在接到日喀则市政府统一调令后,帕孜项目投入16辆车,派出一支由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组成的66人救援先行部队率先启程前往较近的拉孜县开展救援。
本次接受的救援任务是在拉孜县震区周边安全地带搭建临时安置帐篷,以供震区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用。
18点到达现场时低温大风,但一下车,救援队员们便立即投入救援工作中,夯基、架管、拧丝、覆篷,大家各司其职。8日凌晨4点50分,最后一顶帐篷搭设完毕,150顶临时安置帐篷搭建任务在大家近11个小时的连夜努力下圆满完成。
地震发生后,远在拉萨的水电基础局西藏分公司执行总经理丁海龙也在一直牵挂着震区的受灾群众们。8日下午,在得知震区晚上气温低至零下十五度,丁海龙紧急带队到拉萨市区筹措保温物资。最终,丁海龙和其余同志一共筹措到了防寒大衣120件、手提式应急电筒50个,紧急驱车600余公里前往定日县,希望尽快将这批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除了关注震区最新消息,丁海龙还在想一件事:6.8级地震后,余震肯定是少不了的,目前来看,临时安置帐篷的安全性还是不够高,得上活动板房才行。
于是,在路上,丁海龙又拨通了活动板房供应厂家的电话。
“对,你们现在有多少?”
“好,那就先给我们发38套!”
“地点:定日县!”
19点,厂家发来了活动板房的装车照片。
9日凌晨1点,两台13米长拖车将38套组合式活动板房整齐装车完毕,另有一台随车吊一起朝着定日县方向行进。
16点30分,丁海龙接到了拖车司机打来的电话,预计两小时后到达定日县。听到这,他立即给帕孜项目副经理扎西曲批打电话:“你们可以出发了。”
于是,扎西曲批带领13名职工组成第二批救援队伍驱车前往定日县城。按照计划时间,三方如期会合,并一起开往定日县震区重灾区曲洛乡吉雄普村、亚当村,分别搬卸物资并完成活动板房的搭建安装。
随着活动板房一个个卸下,天也渐渐暗沉了下来,气温随之逾低。
“当晚气温非常低,体感温度接近零下二十度,又有大风,各项作业非常困难。”
23点整,大风狂作、尘土弥散,作为第二批救援队伍的领队——扎西曲批鼓励在场的救援队员:“希望大家坚持住!我们这次是抗震,是救灾,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在地震面前算不得什么,咱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帮助那些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好!”大家又转过身去,斗志满满,埋头干活。
时间来到10日凌晨2点,亚当村的21套活动板房一个个赫然成型,房内电路、电源开关、电源插板、灯具、门锁、门窗齐全,通水通电后即可入住。而吉雄普村的17套活动板房的转运、卸货也已完成,等待安装。按照救援工作安排,扎西曲批决定让大家先到已安装完成的板房中休息充饥,剩余未安装部分白天再处理。
10日上午11点,首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后续还有多批板房等待我们的建设。无论条件多艰苦,努力提升群众生活条件是我们的使命。”扎西曲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