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辗转3个乡镇,只为尽早摸准危重症孕产妇“底数”
湖北日报2025-01-19 23:26

图片

1月2日上午10时许,西藏山南市洛扎县生格乡的室外温度低至零下,该乡卫生院的办公室内,长江大学科技援藏医卫项目组现场负责人汪献旺教授、副教授习志江博士和项目专员鄢进老师,正和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共同梳理着该卫生院服务辖区内的危重症孕产妇情况。

为深入落实中组部、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组团式”支援工作推进会精神,深化拓展我省“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在湖北省援藏办、湖北省卫健委和山南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汪献旺和同事们计划今年3月把山南市乃东区、曲松县、琼结县、加查县,尤其是位于高海拔地区洛扎县的危重症孕产妇转运到山南市,依托湖北省在山南市妇幼保健院援助新建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照护。为了提前摸清危重症孕产妇的“底数”,从2024年12月下旬开始,汪献旺和同事们就风尘仆仆地奔波在各个乡镇,至今已跑完了7个乡镇。

图片

离开生格乡,汪献旺和同事们驱车2个小时、翻过几座雪山赶往拉康镇,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边巴乡。为了节约时间,馒头和面包就成为几个人的午饭、晚饭。等到返回位于山南市的长江大学西藏办事处时,已是晚上10时许。

这几天,鄢进身患感冒和腹泻,习志江也因高原反应反复流鼻血。连续多日的舟车劳顿让大家深感疲惫。但汪献旺和同事们顾不上休息,开始加班打电话、整理资料。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掌握到有几位高龄孕产妇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及时转运至山南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接受全面治疗,我们要及时跟这些孕产妇一一打电话沟通。”汪献旺说,完成情况统计工作后,他和同事们将进一步与临床医生等医疗专家交流,制定具体的救治和转运措施,为高海拔地区危重症孕产妇的有效救治找到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鲜敢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