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高职发展智库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国赛”实力TOP200榜单中,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榜单,位列151名,广东省11名。2024年12月底,由同一家机构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获得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统计排行榜中,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全国第11名,广东省第5名。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科研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在动力,两项榜单的排名,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重大举措得以高质量落实的结果。学校找准方位,探索形成特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源源不断输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人才培养,育强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因素
对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者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需求,推进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通过深化政校企行合作,调整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社会服务等方式,持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深化政校企行合作,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行业人才。对接纺服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依托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携手特大、溢达、华为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一群一院”建设方案落地。
开展“双创”教育研究,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以国家级精品课《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了“通识普及教育—专业拓展教育—精英特色培育”的“专创融合”梯级模块课程体系。搭建了以禅城校区艺术创意设计中心支撑的创意实践平台、以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支撑的创新实践平台和以高明校区创业孵化园为支撑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创意、创新和创业“三创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主动推进人才服务工作,赋能属地人才队伍建设。联合佛山市高明区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共同开展《佛山市组织部竞争性扶持人才项目——产业·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人才聚产业模式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高明区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员数量增加至100人,推动4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相关人才工程,推动1个境外或海外人才牵头的团队项目产业化,承担2024年佛山市科普教育活动、高明区科普系列活动、区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项目。
聚焦科技创新,抓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举措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推进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协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进科创企业,激活科创动力,优化科研制度,推动落实科技创新举措,引领产业创新,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引进科创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学校与高明政府共建的服务平台累计引进培育的30多家科技企业中,已获批6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小升规企业、1家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好地发展前景。在2024年,科创企业总产值超8000余万元,新引进注册成立科创企业14家。
建设创新支持平台,激活科研服务动力。政校深度融合联动,2018年学校与高明区政府、广东万方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实施“事业单位建制、企业化运作”模式,计划建成“一区三引擎”: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引擎、产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引擎、乡村振兴的引擎。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共有两个院区,获得高明区政府1000多万元经费和5600平方米场地支持,服务企业500多家,合作企业共获得佛山市专项资金支持达1.4亿多元。紧扣高质量发展所需, 2024年4月,学校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首家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设立“三中心一智库”,助推地方企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
落实“放管服”政策,优化科研顶层设计。完善科研制度,营造主动科研、积极科研、诚信科研的科研氛围,激发师生科研积极性,增强科研竞争力。学校成为广东省第一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高职院校,2023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5件,位居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24名,国外授权发明专利7件。截止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26项。2024年,学校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聚焦产业孵化,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路径
构建以“政府+金融机构+学校”三方为服务提供主体,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产品研发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要素的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孵化服务提供主体与产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孵化+创投”等孵化服务模式,优化企业孵化服务链条,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便捷服务强化支撑,打造企业孵化网络。推动多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企业与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入驻在孵企业提供投建设贷款融资、资源对接和辅导扶持、物业购置贷款和相关的配套结算、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以及培训等。推动高明区政府整合高明区厂房土地、银行贷款和风投基金等资源,与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金进行互补或置换,以资源换资金,解决创新团队的财政扶持资金到位困难,推动项目产业化落地。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项目落实落地。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佛山基地示范点、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针对高明农业发展优势着力引进科技创新团队服务乡村振兴,建立国内首个商用“水稻无人农场”,以及模式动物、富硒农业、甜玉米和有机红薯等科技创新团队,获农业农村部农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入驻企业坚派新材料参加了深中通道、江苏龙潭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在高明的产业化落地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在高明研发、生产、仓储等全产业链布局。近三年来,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各1项,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佛山市级孵化载体、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学校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5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近2000万元。
开展校地技术培训,助推国家发展战略。2024年6月,依托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校区举办《“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商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培训。为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落实,抓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两大关键,2024年6月,高明区科协、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主题为“新常态下镇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训和发展“百千万工程”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赋农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