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伞、检查、穿戴装备、助跑、放飞,一套“滑翔连招”行云流水,回过神来,人身已在500米的高空,仰头蓝天白云、暖阳高照,足下山高林茂、春水荡漾……
带记者体验飞翔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称地大)体育学院副教授邓焰峰,他于2012年在校内开设滑翔伞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滑翔伞课程的高校教授。十余年来,培养出约400名滑翔伞飞行员。
乒乓球教练转行教飞行
邓焰峰原是地大乒乓球队总教练,曾带领校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铜牌。2007年,因教育部政策变化,学校调整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乒乓球队解散。邓焰峰卸下了教练的担子,闲暇之余,琢磨起滑翔伞的教学。
滑翔伞在欧美国家是大众体育项目,并不鲜见,但十多年前,国内民众对该项目并不了解,全国持证滑翔伞飞行员仅有约3000人。邓焰峰是航空企业子弟,对滑翔伞很熟悉,他开设课程的初衷很直接——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为航空事业储备高素质人才。
体育教育专家学者们对课程的开设也曾有过顾虑。滑翔伞飞行安全可控吗?在邓焰峰眼中,滑翔伞运动兼具刺激和休闲,只要严格执行《飞行员守则》,在允许的条件下飞行,飞行就是安全的。
根据教学安排,滑翔伞课设定课时为32个学时,前10个课时主要是室内讲解,其余课时则为户外练习。通常,学生们经过3至5天的地面模拟训练、控伞训练,便能在教练的带领下尝试百米以下的小坡飞行,多次训练后,再逐渐提升飞行的高差。2019年10月,邓焰峰培养的地大学生朱续芳还获得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江苏江阴站)女子组第一名。
爱上“飞翔”的感觉
黄石大冶毛铺滑翔伞基地成立于2016年。2018年,湖北省滑翔伞冠军赛在毛铺举行,50名飞行员现场比拼技艺,吸引了超过4万人到现场观摩,200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
借着滑翔伞运动的吸引力,毛铺借此发展出高山露营、樱花谷等十余项乡村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
如今湖北黄石、荆门、宜昌、咸宁等地,均有滑翔伞飞行体验基地。在黄石大冶毛铺,最多时每年千名体验者“放飞”滑翔,最小体验者仅有3岁,最大体验者年龄超过60岁。
不少人因为好奇加入到学习滑翔伞的行列,最后慢慢爱上了飞翔的感觉。
邓焰峰回忆,2011年前后,为筹备课程开设,他在地大操场训练。研究生韦德才看到了颇为好奇,非要他带着学,考虑到自己还在学习中,邓焰峰婉拒了。“邓老师,你带着我,我帮你叠伞、背包!”耐不住韦德才的热情,邓焰峰带着他一同训练。2012年课程成功开设后,韦德才也成为了首批学生。
黄石大冶毛铺滑翔伞基地,滑翔伞飞行员在飞行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歆摄影
从地大毕业后,韦德才入职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学校傍山而建,天气条件允许时,他也会自己飞行。在贵州医科大学就读的“00后”廖兴鹏曾多次见到韦德才玩滑翔伞,读研时特意选邓焰峰做导师,如今已经学习滑翔伞8个多月,飞行次数达到200次,廖兴鹏说:“飞起来,爽‘爆’了!”
邓焰峰说,从事滑翔伞运动教学和普及十余年,他感到滑翔伞项目越来越“热”。如今,全国持证的滑翔伞飞行员近2万人,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这项运动,“我们会持续性地为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享受飞行乐趣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确保飞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