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咖啡如今爱上普洱茶,人民日报点赞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扎根云南守护生物多样性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杨文明2025-03-18 07:56

“中国的科学发展速度让人着迷”

——与二〇二四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面对面(下)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朱玥颖  郭晓龙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18日 第 18 版)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王莲。

筱娇娇摄

哈罗德·施耐德(右)。

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

“为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拿到奖章太让人激动了!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对记者表示,获颁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既是对自己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他将继续在植物研究和保护领域开展工作,为扩大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努力。

综合运用古生物学证据和现代基因组学技术手段,揭示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比传统认知提前了1亿年;联合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领衔建立蕨类和石松类植物的全球分类系统;揭示生物多样性背后的进化机制和演化悖论……近年来,施耐德带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科研团队取得累累硕果。

施耐德曾任职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2017年,他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这里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受威胁和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育和热带森林生态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深深吸引着施耐德。

“中国的科学发展速度让人着迷。在这里,我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伙伴共同探讨问题。宽松的科研氛围、开放的科研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决定定居于此。”施耐德介绍,他越来越享受在中国的生活。如今,曾经习惯喝咖啡的施耐德在工作之余,更喜欢品上一杯普洱茶来放松心情。“中国科技成就令人钦佩,中国哲学智慧也让我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开展科研工作。”

“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够帮助世界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三重危机。”未来,施耐德计划继续留在中国,肩负起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科研桥梁作用。“我愿意与各国同行一起,为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他说。

责任编辑:张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