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聚力打造“彝药之乡 ·滇中药谷”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符文华2025-03-07 19:50

“人间有疾,彝山有医。”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以打造“中(彝)医药示范区”和“滇中药谷”为目标,强化保障,聚合资源,夯实基础,集成力量,大力推动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了中(彝)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彝药之乡·滇中药谷” 正加快形成。

彝医药展示

楚雄州的彝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彝族医药,也孕育出了著于1566年的彝医药典《齐苏书》。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是彝医药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区。

彝医药包

楚雄州持续推进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追逐“彝药之乡·滇中药谷”愿景。全州现统计药材资源243科1381种,占云南省中药材资源种类的40%,其中植物药189科1292种、动物药54科76种、矿物药13种,是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区、全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有茯苓、重楼、黄精等中药材品种115个,种植面积76万亩(其中茯苓超1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建成中药材及良种繁育基地48个、“云药之乡”4个。

目前,楚雄州拥有规上医药企业55家,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27家,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16家、原料药生产企业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家、医用氧气生产企业2家;具有药品批准文号540个,其中彝药22个。

中国彝医药博览馆

楚雄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彝医药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出版发行全国第一部彝医药志书《楚雄彝医药志》和第一部《中国彝医药典籍》先后出版发行,公布39个彝医治疗技术、20个彝医护理技术;全国首家中国彝医药研发中心和中国彝医药博览馆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楚雄州,10县市100%设有公立中彝医院,103个乡镇100%建有中彝医馆,全部乡村卫生室100%能提供中(彝)医药服务,成功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样板。

楚雄州将持续走特色化之路,打造中(彝)医药之乡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让“种续断、穷根断,种黄精、收黄金”成为各族群众的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张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