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至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联合举办癌症防治创新学术会议,聚焦女性肿瘤、肿瘤临床研究创新及精准肿瘤研究等前沿领域,吸引了全球20余国学者线上线下参与,中美肿瘤学者、国际医疗领域期刊主编和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癌症诊疗创新路径,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
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山一院在重症攻坚、科研突破、人才培育等领域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介绍,中山一院与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合作,构建起“零距离”重症救治体系。以肿瘤领域为例,中山一院建立跨国多学科会诊机制,通过5G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中美专家“同屏”制定治疗方案。
中山一院从2021年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建立合作以来,在血液内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药学、护理等7个专科间开展点对点交流、疑难病例讨论、专业领域指导等专科建设合作。在合作期间,双方开展了280多场向中山一院医生、护士和医学生开放的线上交流、培训,联合举办了三届肿瘤学术研讨会。仅在2023年,中山一院就有三批共14名临床医护人员前往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参加临床观摩。
本次大会上,中山一院宣布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建立长达五年的战略合作,将在领导力培训、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协作。
此外,中山一院还将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建立 “老年全科服务模式” ,在老年人多病共管上下功夫。“科研合作不是‘挂名式’握手,而是要解决真问题。”肖海鹏介绍,中山一院与国际顶尖机构建立“双循环”育才机制:一方面选派青年骨干赴哈佛等机构深造,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专家来华“沉浸式”带教。
中山一院与麻总百瀚医疗系统共建的“UNIQUE外科中心”,通过建立“4+4”年度互访机制,双方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联合手术、疑难病例研讨及科研攻关。
护理人才培养同样对标国际。中山一院引进麻省总院护理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建立“家庭医院护理(Home Hospital Care)”培训体系,将上门护理、远程监测等国际经验本土化。“我们取消护士晋升的论文硬指标,让人才回归临床本质。”肖海鹏说。
在与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山一院还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国家。据介绍,中山一院将与老挝卫生部签约,未来将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远程医疗、国际医疗、医学教育等领域开展相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