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西北工业大学 开启“总师型”人才培养新篇章
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龚仕建2025-03-11 16:36

近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为响应教育改革号召,西北工业大学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领,助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实施7大行动,全力推动“总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在专业建设方面,作为首批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实施“AI+”三航专业智慧提升行动。近年来,该校增设了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多个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本科专业,并积极推进“主专业+微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设立智慧三航班,为未来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定向培养AI+三航“总师型”人才。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西北工业大学开展“AI+”三航优质课程铸锻行动,已开设200余门AI+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素质拓展课程。其中,《人工智能系统概论》融合“智能+系统+国防”特色,《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基础》专注于培养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施“AI+”国防特色教材融凝行动,依托多个教材建设平台,“十四五”以来已出版大量AI+相关教材,涵盖陆海空天等多个领域。

实践能力培养是“总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西北工业大学通过“AI+”做中悟实践能力跃升行动,以“AI+”为核心建设智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多个AI领域创新实践基地。2024年,人工智能相关大创项目占比达30%,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还致力于教学环境、教师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AI+”教学环境智慧升华行动中,构建智慧型教学支撑环境,开发如AI驱动的“翱翔学堂”平台、基于AI沉浸式VR口语训练测试系统等。通过“AI+”教师授课能力提升行动,举办公开课、主题培训,开展研修工作坊等活动,提升教师运用AI辅助教学的能力。

而“AI+”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则借助AI赋能的“全链条动态监测平台”,实时汇聚多维度数据,构建课程质量分析模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持续深化“总师育人文化”,不断提升“总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值班编辑:潘倩

责任编辑:张丹华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