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耿马:农科服务扎根田间地头 成果落地助力蔗农增收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邓军李宝易湘艳2025-03-18 08:02

时下,正值农民种植甘蔗和收获“甜蜜”的生产旺季,在云南省糖料蔗核心生产基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蔗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工作人员正在指导甘蔗生产,他们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耿马镇弄巴村甘蔗有机无机复混肥助农增收示范基地

走进耿马镇弄巴村甘蔗地,省农科院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团长、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科技副总邓军研究员正在甘蔗地里开展2024/2025榨季宿根甘蔗有机无机复混肥助农增收示范。“你们提供的甘蔗有机无机复混肥不错,甘蔗长得很高,今年产量预计亩产在10吨左右。”耿马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董福良说。

“传统的偏施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和肥料利用率低,农科服务团通过示范推广甘蔗有机无机复混肥、绿色智能甘蔗专用肥和增施有机肥,旨在改变单一施化肥的习惯,改善土壤质量,实现有机、无机肥协同施用和科技助力蔗农增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团长邓军介绍。

自启动“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以来,耿马县农科服务团瞄准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主推云蔗081609与云蔗05513两个品种,通过优化施肥、生产等技术,解决产业存在问题,重点围绕“五个一”开展“揭榜式”农科服务,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4年,耿马县农科服务团组织相关单位科研人员38人,建立耿马县甘蔗糖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1个、云岭农科小院2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个,巩固和新建科技助农增收示范基地12个,引进甘蔗新品种“云蔗141313、云蔗1696”2个和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绿色智能甘蔗专用肥、根层施肥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甘蔗分步式协同机收技术等新技术6项,深入耿马县累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460天,服务企业13家,开展科技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366人次,助推甘蔗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孟定农场丘陵山区甘蔗全程机械化助农增收示范基地

在新良种示范推广方面,耿马县农科服务团联合地方管理部门和制糖企业,针对耿马蔗区生态条件,在耿马县建立甘蔗生态育种点1个和甘蔗品质检测分析实验室1个,为耿马县成功筛选和推广适合耿马蔗区应用的早熟高产高糖新品种打造了繁育平台。2024/2025榨季,云南自育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云蔗0551”在耿马大面积种植24.97万亩,占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的63.88%。据实测产数据统计,“云蔗081609”在耿马蔗区的亩产在10吨左右,最高实测产达15.28吨/亩。

“今年的(云蔗)081609获丰收,这得感谢省农科院给我们派来了农科服务团,他们帮我们引进示范了甘蔗新品种、研发了甘蔗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示范了丘陵山地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董福良介绍道。

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在田间地头收集示范甘蔗实测产数据

在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针对蔗区肥料利用率低、有机肥投入不足等问题,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在耿马蔗区开展了28个甘蔗新型绿色肥料和优化施肥技术示范。针对聚乙烯地膜“白色污染”问题,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在耿马镇弄巴村示范推了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2023/2024榨季,在耿马县4个糖厂蔗区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600亩,2024/2025榨季在耿马县蔗区计划示范推广25000亩。同时,联合耿马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聚乙烯地膜机械回收示范1000亩,拟通过两种途径协同推进蔗区地膜残留问题。

针对甘蔗生产请工难和请工贵的问题,耿马县农科服务团在耿马蔗区建立丘陵山地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4个,示范推广甘蔗机械化种植、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宿根蔗地膜覆盖技术、无人机飞防和分步式协同机收技术等,打造了耿马丘陵山地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典型。

为建立合理的蔗农、剥叶站、制糖企业三方利益联动机制,耿马县农科服务团为甘蔗分步式协同机收技术的带叶甘蔗定价、剥叶后的甘蔗含杂率、剥叶站运行模式、制糖企业扣杂范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4/2025榨季,耿马县累计建成甘蔗集中剥叶站24条生产线,助推丘陵山区甘蔗分步式协同机收技术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叶传增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