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到一封特殊的“跨省感谢信”——湖北武汉七旬退休教师袁先生通过广州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800公里的暖心诊疗故事。心血管内科郑婷医生凭借精湛医术与医者仁心,在一周内完成了一次从精准诊疗到远程急救的生命守护。
初诊:20 分钟蹲式问诊筑牢信任基石
3月5日,患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多年的袁先生因持续胸闷从湖北辗转来到增城中医医院。面对病史复杂、用药不规律的患者,郑婷医生做出了一个让老人夫妇难忘的举动:她半蹲着为老人检查下肢肌力和浮肿情况,用20分钟细细梳理十年病史,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家常话语:“您看这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要是堵了就得慢慢通。”
郑婷敏锐察觉老人因家中事务急于返乡的焦虑,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有任何不舒服随时找我,别担心。”
子夜:云端急救架起生命桥梁
3月11日深夜,返回湖北的袁先生突发剧烈胸闷,冷汗浸透衣襟。紧急时刻,老伴拨通了郑婷的电话。刚结束值班的郑医生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马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持深呼吸,我现在指导您联系社区医院做心电图。”
这场跨越千里的“云端急救”持续了47分钟。郑婷通过微信实时接收心电图图像,远程排除急性心梗风险,同时安抚老人情绪:“您放心,我一直都在。”当社区医生确认老人脱离危险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延续:手绘表格串起全周期关怀
在湖北治疗期间,袁先生的微信每天都会收到郑婷的问候。考虑到老人记不清用药细节,她特意指导家属制作手绘监测表,横轴标注日期,纵轴分列血压、心率、血糖数值,还贴心备注:“画错了没关系,拍给我看就行。”
这种超越地域的持续关怀,源自郑婷对“双心医疗”的深刻理解。她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更通过反复叮嘱 ”您多问几遍没关系”,化解老人对病情的焦虑。当袁先生在电话里感慨“比亲人还贴心”时,郑婷只是笑笑:“您健康了,我才安心。”
背后:胸痛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的双心守护
此次跨省救治的成功,离不开增城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整体实力支撑。作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和心脏康复中心的建设单位,该科室配备了标准CCU、介入导管室以及心肺运动仪等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心脏康复的尖端设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科室尤其注重推行“双心医疗”模式,即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高度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身心同治的全面照护。郑婷医生的事迹,正是该科室“暖心文化,心火相传” 理念的生动写照。
“患者的认可,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心内科主任曾朝东表示,将以郑婷医生的事迹为典范,持续推进医院“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让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成为新时代中医药服务的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