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云南大家拍” 人民日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走进云南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2025-04-16 21:11

一篙碧水,摇醒桃源旧梦

半亩荷田,酿就盛夏华章

每道溶洞纹路

都刻星辰坠落、岁月生长

每粒渔火星光

皆燃暮色苍茫、人间烟火

湖光,是滇池边摊开的诗稿

山色,是大地勾勒的画幅

梯田,是云海寄来的波浪

壮锦,在阿妹的指尖流淌星河

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蒋雨师 摄

近日,人民日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深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牛恋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六郎城村、坝美村、仙人洞村拍摄,在诗意山水间,以镜头描摹与聆听山水脉动、民族心跳。当光轨掠过坝美千年古榕的须髯,在普者黑星罗棋布的孤峰间显影,六郎寨间的石斛藤上开出的脱贫之花,壮锦经纬间编织的星河传说,都在快门下苏醒成流动的史诗。

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

如果说专业摄影师深入肌理的凝视让云南的山水文脉跃然眼前,那么一场全民参与的影像叙事正待开启——让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都成为这片土地的书写者,让云南的诗意栖居从专业镜头延伸至大众视野。

“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正在拍摄。

结合“旅居云南大家拍”主题活动,精选全省16州市100个旅居目的地,通过“大家拍晒+家乡点赞”双线互动,邀全民用镜头捕捉雪山雨林、古村烟火,以多元视角解码“中国旅居目的地”的诗意生活图景。

“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正在拍摄。

在云南昆明滇池湖畔,牛恋村枕着千年碧波醒来。渔舟搁浅成画框,圈住8.22平方公里的绿意——湿地是它新织的罗裙,星空营地缀满银河的银扣,古滇文化的纹路,被幸福感满满的村民细细雕琢。污水退回记忆深处,露台上晾晒的不再是渔网,而是有机茶香与游客的笑语。当红嘴鸥掠过整葺一新的灰瓦白墙,滇池水纹里荡漾的,已是半湖生态,半湖人间。

薄雾漫过滇东南的褶皱群山,六郎城村的石斛藤蔓攀满云阶,悬于山腰的灯光点亮滑索,山风与笑声撞个满怀。当暮色浸透千年古寨,篝火燃起的不止是月琴笙歌,更有362户苗家屋檐下新生的希望——党支部引路,企业扎根,农户生芽,36万株仙草在庭院里蜿蜒成金线,旧日贫瘠的褶皱,正舒展成丰饶的掌纹。夜空中跃动的火星,是边寨振兴的希望。

六郎城村内,正在劳作的村民。

在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的群山深处,藏着一座被时光遗忘的村庄——坝美村。

游船驶入坝美村。

这里被喀斯特峰林环抱,进出需乘船穿越八百米溶洞,仿佛踏入陶渊明笔下“桃花源”:千年古榕树下的烟火人家、层层叠叠的稻田与水车低吟……壮族村民世代守护着“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的隐逸生活。

正在捕鱼的坝美村村民。

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山水秘境中,藏着一片“高原水乡”——普者黑。54个湖泊串珠成链,300余座孤峰倒映碧波,构成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画卷。

普者黑的晚霞。

群山褶皱间,牛恋村的渔火仍在滇池畔低语,六郎城的石阶镌刻着边寨往事,坝美村的溶洞依旧吞吐着桃花源的诗意,仙人洞村的荷香漫过千年岩壁——这些散落在云南大地上的村落,像一部未被合上的典籍,每一页都生长着不同的韵脚。

责任编辑:张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