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以 “智” 引才 以 “质” 留才 解锁人口净流入 “密码”
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陈燕飞吴彬2025-04-22 09:06

  春日的长江之畔,铜陵正展现着独特的城市魅力 —— 这里不仅有 “千年铜都” 的历史底蕴,更有吸引人才纷至沓来的 “强磁场”。数据显示,2024 年铜陵常住人口达 130.2 万人,自 2022 年起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入,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 30.2 万人。这座长江经济带城市如何成为人才 “心之归处”?答案藏在产业动能、政策温度与城市气质的深度融合中。

  产业 “沃土”:让人才 “大有可为”

  “选择铜陵,是因为这里有让梦想落地的土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海亮(安徽)铜业副总经理魏祥飞的感悟,道出了众多人才的心声。作为全国重要的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铜陵近年来以产业链聚人才、以创新链育人才,构建起 “引进一个、带动一群、辐射一片” 的生态。

  产业能级跃升:上市企业总数达 13 家(五年翻一番,居全省第 4 位),2024 年 GDP 增长 6.4%(全省第 1)、进出口增长 23.5%(全省第 1),经济韧性领跑全省。得壹锂离子动力电池、国轩高科锂电池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人才开辟 “赛道”。

  创新生态澎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65 家,建成石墨烯产业研究院、北京科创飞地等平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11.5 件(全省第 4 位)。清华大学博士蒋良虎扎根铜陵 13 年,从普通工程师成长为企业副总工程师,见证着 “创新种子” 在产业沃土中长成 “参天大树”。

  创业热潮涌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张小龙创办泽攸科技,带领超百名青年团队攻克高端科学仪器技术;海归博士鄢雅琼在稼特半导体深耕半导体研发…… 近五年,全市引进博士超 320 人,青年人才占比超 60%,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图景愈发清晰。

  政策 “温度”:让人才 “无忧扎根”

  “来铜陵,从‘一张床’到‘一套房’,政府都替你考虑好了。” 浙江大学博士常汉的切身感受,折射出铜陵 “真金白银 + 真心实意” 的留才诚意。

  全周期政策礼包:实施 “人才强市 10 条”“产业人才 8 条” 等政策,构建 “引进 — 培育 — 服务” 闭环。博士生可享最高 40 万元综合补贴、30 万元购房 “房票”,硕士生、本科生分别可获 20 万元、12 万元补贴,两年内发放人才补贴超 1.3 亿元。

  一站式贴心服务:建成 “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推出 “铜都英才卡”,集成医疗绿色通道、子女入学优先等 16 项专属权益。人才驿站提供 7 天免费住宿,人才公寓实现 “拎包入住”,狮子山高新区公寓里,青年人才吴伟感慨:“在这里,生活的松弛感触手可及。”

  全球化引才矩阵:举办 “智汇铜都” 人才周、“百名博士铜陵行” 等活动,2023 年以来开展产才对接 64 场、高校招聘 146 场。铜陵有色等企业近年引进 9 名博士,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高端人才 “蓄水池”。

  城市 “气质”:让人才 “心有所栖”

  “小而美、有底蕴、有活力”,是阿根廷籍教师索菲亚对铜陵的评价。这位在铜陵生活 11 年的 “新市民”,不仅收获了爱情与事业,更拿到全省首张外国人 “工作生活一卡通”,成为城市开放包容的生动注脚。

  宜居底色鲜明:长江穿城而过,天井湖、凤凰山等生态景观串联起 “半城山水半城诗” 的画卷。房价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勤平均时长仅 20 分钟,让年轻人告别 “内卷焦虑”,在 “慢生活” 中找到奋斗与生活的平衡。

  人文底蕴深厚:从千年青铜文化到当代工业文明,从李白笔下的 “我爱铜官乐” 到现代艺术青年打造的 “行路人小院”,传统与创新在此交融。90 后艺术团队扎根老观村,用 “艺术 + 乡村” 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正是城市包容气质的缩影。

  营商环境创优:推行 “周六助企服务日”“办不成事” 窗口等机制,富乐德项目创下 “100 天签约投产” 速度,安德科铭等企业在这里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政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企业家口中的高频词。

  数据见证 “磁吸效应”

  人口逆势增长:2022-2024 年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入,常住人口较三年前增加超 3 万人,人才资源占常住人口比重持续攀升。

  青年人才集聚:新招引大学生年均增长 30% 以上,2024 年突破 2.65 万人,“90 后”“00 后” 占就业大军 65%。

  高端人才加速汇聚:省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数居全省前列,近五年柔性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 32 人,博士总量较 2019 年增长 212%。

  从 “工业老城” 到 “活力新城”,铜陵用产业硬实力、政策软环境、城市暖气质,书写着新时代的 “聚才经”。正如安徽富乐德董事长贺贤汉所言:“这里不是‘人才驿站’,而是‘人才家园’。” 当越来越多的 “蒋良虎”“魏祥飞”“索菲亚” 选择在此扎根,这座长江畔的城市,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每一个梦想,让 “近者悦、远者来” 成为最动人的城市注脚。

责任编辑:徐靖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