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饲料”,上海海洋大学培训柬虾农无人机投喂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5-04-21 22:37

“你们试试用无人机投喂虾苗,这样可以‘天上掉饲料’。” 4月18日,在柬埔寨茶胶省的稻田边,一场“跨国直播”学养虾课程正在进行——身处上海的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稻渔项目团队,线上指导柬埔寨稻虾农户进行无人机投喂罗氏沼虾和苗种培育。

经过4年多的持续技术示范和合作研发,柬埔寨茶胶省的稻虾种养面积已经发展到39个农户、43.5公顷。透过镜头,吴旭干老师和团队成员看到了鲜活的罗氏沼虾苗,团队翻译、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真将吴旭干说的英文翻译成柬埔寨语;屏幕另一端,柬埔寨的养殖户一边比划一边热烈讨论。

柬埔寨渔业资源丰富,现有水稻种植面积330万公顷,而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仅为1350公顷,罗氏沼虾、银鲃和罗非鱼等水产品供应量不足,合作共建柬埔寨“鱼米走廊”潜力巨大。

在柬埔寨开展稻虾种养受到旱雨季周期的制约,基础设施和养殖户的技术熟练度也需要加强。为此,吴旭干团队编写了柬埔寨文的“茶胶省水稻—罗氏沼虾共生技术规程”和“罗氏沼虾大规格虾苗池塘培育技术规程”等,还多次前往柬埔寨开展“水稻—罗氏沼虾共生”和“罗氏沼虾苗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对当地养殖户从基本原理讲起,再介绍通用技术,手把手传授经验。他们还联合学校工程学院,采用微孔增氧设备、水质在线监测和无人投饵机等智能设备进行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培育,让当地养殖户尝试使用无人机投喂饲料,提高苗种成活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养殖风险。

据介绍,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稻渔团队推广的罗氏沼虾标粗、增氧系统和水质监测技术已在当地3个养殖基地进行示范应用,罗氏沼虾苗种暂养成活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70%以上。一个示范户去年罗氏沼虾成活率达到78%,如今招收了5个徒弟一起学养虾,“大家一起走上了致富道路”。

吴旭干表示,将继续完善和强化“合作研发—本土化人才培养—技术示范—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大面积推广”的合作模式,培养更多“国际新农人”,计划今年在柬埔寨新增10个技术示范养殖点。

团队线上培训柬埔寨稻虾农户养猪技能。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