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千亩释迦果铺就“甜蜜前景”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李秋苒2025-05-02 21:05

眼下正值释迦果成熟的季节,云南省景洪市普文镇鑫沃种植基地进入了采收期,500多亩果园里,释迦果挂满枝头,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搬运、分拣、装车,为外销做准备,呈现出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果子长得特别好,一个足有一斤重,预计收成能在300吨以上。”基地负责人李玉春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图片

厚土育珍果:自然禀赋造就独特品质

“我们这里种植的释迦果,甜度能达到27度左右,比其他地方高出56度。”普文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介绍,得益于北纬22°黄金种植带的独特优势,这里年均气温2022℃,昼夜温差大,加上山泉水灌溉和有机肥改良土壤,造就了释迦果绵密香甜的独特口感。

图片

目前普文镇规模化种植的“凤梨释迦”源自广西优质品种,具有果型饱满、结果率高、供应期长的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分两批成熟上市。当地还引进“绿钻”“红龙释迦”“大目”等特色品种,在夏季、冬季均可挂果,构建起“全年有鲜果”的市场供应体系,让农户收入覆盖全周期。

图片

“家门口”就业:产业链上的幸福生活

在鑫沃种植基地包装厂里,傣族妇女玉溜正在熟练包装释迦果。“以前要去外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玉溜笑着说。

图片

像玉溜这样的分拣包装工人,该种植基地还雇用了8名,都是附近的村民。

“在果实采摘期,基地每天至少还需要雇采摘工12名,冬季时一天多达30名,基本上都是周边村寨的富余劳动力。”李玉春介绍,采摘工日薪120至150元,村民既能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还能学习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为自主创业打基础。

销路有保障:边陲果实变身

分拣台上,色泽鲜亮、果形饱满(单果450克以上)的特级释迦果被装入精美礼盒,即将运往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地头价达4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

图片

“我们的凤梨释迦比其他产区保鲜期延长35天,极大降低了长途运输损耗。”李玉春强调,基地推行“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由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销售等服务,着力破解农户“种不好、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目前普文镇共种植1290亩释迦果,今年产量预计能突破1300吨,产值可达2800万元。“释迦果已逐步成为我们又一极具特色的热带水果产业。”普文镇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普文镇将持续加大产业配套设施投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做强热带水果精深加工,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叶传增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