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上海“模速空间”,藏着什么“魔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2025-04-30 21:01

黄浦江畔,潮起西岸。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他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察看重点孵化企业的大模型产品展示,听取相关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

新华社记者摄

“模速空间”一楼展厅内,三款人形机器人在门口“迎宾”,引人注目。“我代表智元机器人展示了灵犀X2、精灵G1和远征A2。”在现场向总书记展示前沿、实用的具身智能技术,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很是振奋,“聆听一席话,我们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殷切期盼,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模速空间”内展陈的人工智能产品。本报记者 谢雨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智元将继续攻坚克难,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全面提升自身软硬件实力,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商业化落地,锻造更强竞争力。”彭志辉语气坚定。

“有了核心软件技术的研发突破,算力将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标准化基础资源。”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夏立雪表示,要逐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应用导向为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多方合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模速空间”3层沙龙区的电子大屏上,各种技术沙龙、专题交流的日程排列得密密麻麻,记录着开放思维、相互切磋的“共享时间”。

新华社记者摄

29日上午,一场以“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为主题的沙龙在这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参与进来,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

晚上7点,“模速空间”内年轻人在交流。本报记者 谢雨摄

“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本报记者 谢雨摄

“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动能奔涌,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像人工智能领域,综合实力已经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听总书记讲到“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蜜度蜜巢总裁刘益东心潮澎湃。自2023年9月成为“模速空间”首批入驻企业以来,蜜巢大模型已推出多个标准产品,在城市治理、智能办公、智能客服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眼下,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刘益东说。

同在沙龙现场的商汤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表示,将积极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突出应用导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要求,加快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持续优化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进大模型技术更快速、更高效地融入产业和社会生活,真正做到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新华社记者摄

分体式陪伴机器人、被撸毛后会“打呼噜”的人工智能仿真猫咪、可监测睡眠呼吸暂停情况的智能戒指、支持近百种伴奏风格智能无弦吉他……走进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多款“中国智造”创新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总书记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还饶有兴致地戴上智能眼镜亲身体验。”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模速空间”黑科技体验空间店长何鑫说,体验店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产品上市前接触市场的机会,让从业者和投资人可以触摸到科技最前沿,“有了落地和应用,技术更新迭代就有了支撑和底气。”

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内琳琅满目的人工智能产品。本报记者 谢雨摄

自2023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模速空间”已入驻企业100余家,基本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模型算法、数据语料、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无问芯穹、阶跃星辰等标杆企业,与秘塔科技、无限光年等群星企业密切协作、共同发展,推动这里成为国内最活跃的人工智能创新窗口之一,也带动产业集群不断跃升。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持之以恒支持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人工智能发展。”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俞林伟说。

不到两年时间,人工智能产业在“模速空间”积势成势。放眼整个上海,人工智能已成为全市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去年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展望未来,“模速空间”的年轻人们信心满怀。最令刘益东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讲“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他说:“我将始终牢记这句话,和新赛道上的同路人一道,开拓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统筹:胡果

审稿:王斌来、刘士安、杜尚泽

文字:谢雨、田泓、王崟欣

视频: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

剪辑:黄小燕、尤曼玉

摄影:新华社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王崟欣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