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小红马”大学生理论宣讲团 以青春之我宣理论新声
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王宏渊2025-05-14 12: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理论宣讲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入手,深挖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的思想富矿,创新构建“三维一体”传播范式,将“文件语言”转化为“青年叙事”,探索出一条“理论宣讲与青年成长双向赋能”的特色路径。

创智赋能,擘画“三维融合”理论传播新图景

转化理论话语,从“抽象概念”到“百姓语言”。宣讲团以“群众视角”重构话语体系,通过案例对比、故事阐释、数据解读,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科技突破等群众身边成就相融合,用“百姓语言”诠释理论内核。紧跟智媒时代潮流,活用短视频、直播互动、沉浸式戏剧等新媒体技术,打造“云端宣讲”与“田间课堂”共振的立体化传播矩阵,突破时空限制,让理论传播兼具“网感”与温度。同时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将宣讲与法律咨询、技能培训、政策解读结合,形成“宣讲—服务—反馈”闭环,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论认同,实现“内容直抵人心、形式点燃热情”的双重效果。

培育青年力量,构建“理论+实践”育人链条。宣讲团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生党员为理论骨干,跨学科遴选优秀青年,形成涵盖文史哲、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复合型宣讲梯队。依托“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指导体系,聘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与基层党员干部、行业领军人才组建智库,通过系统化集训、精准化指导,六年来培养200余名理论扎实、表达出众的青年宣讲员,开展校内外宣讲700余场次,覆盖受众超5万人次。涌现出夏宇、高敏等典型代表,或赴高校深造,或扎根基层选调,或投身教育一线,形成“被动听众—主动传播者—积极实践者”的育人链条,构建起理论学习与传播实践的闭环,打造出薪火相传的育人新格局。

精准滴灌,深耕“三化协同”服务增效新路径

精研内容供给,构建“三化”理论产品矩阵。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宣讲团构建起“群众点单—团队接单—效果评单”闭环机制,破解传统宣讲“单向灌输”“供需错位”难题。2024年开展200余场宣讲,形成涵盖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六大主题的“理论菜单”,并根据群众反馈动态更新内容库。创新运用方言快板、情景剧等文艺形式,推出《真理的味道》等百万播放量短视频,通过精神探寻、政府见习、乡村振兴实践等活动,打造“理论+百姓+文艺”融合模式,使宣讲既有思想深度又具艺术感染力。

创新呈现形式,从“理论入耳”到“思想入心”。宣讲团充分运用“情景式”“文艺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宣讲形式,通过方言、快板、小品、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让理论宣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积极探索多种体裁的相互借鉴与融会贯通,精心设计“微宣讲”、“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等模式,打造更加符合大众口味、适应百姓偏好的理论宣传内容。近年来,宣讲团以脚步和汗水丈量祖国大地,足迹遍布甘肃省多个市、县、自治区,开展了精神探寻、基层见习、访谈调研以及乡村振兴等多项内容,为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点亮成长之路。

生态共育,铸就“育用一体”长效发展新闭环

立体布局渠道,构建“线上+线下+实践”立体传播网络。宣讲团通过校、院、班三级联动覆盖全校师生,在各党团支部开展宣讲。广泛运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传播平台,创办了“小红马”视频号,开设了“指尖上的思政课”,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通过腾讯会议室等网络云平台,开展跨时空的“云端宣讲”,使“云上”宣讲有声有色,理论内容“抵心率”不断提高,使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守好网络思政的主阵地和最前沿。

完善机制保障,构建“评价—反馈—提升”闭环体系。宣讲团建立动态评价机制,从内容针对性、语言生动性、形式创新性三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形成长效反馈机制,设立“理论需求信箱”,定期收集社区、乡村、企业的宣讲需求,按需定制宣讲主题,并邀请听众代表与讲师面对面交流,优化宣讲策略。这种机制保障,使宣讲团能够不断改进和提升宣讲效果,更好地服务群众。

巩固宣讲成果,实现育人成效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育人层面,宣讲团成员通过“讲理论—悟理论—践理论”闭环成长,涌现出多名典型代表,分别赴高校深造读博、扎根基层选调、投身教育一线;社会层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理论‘青年说’”活动,以微宣讲、情景剧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生活,助力提升思想境界与文明素养;群众反馈层面,短视频《真理的味道》等作品全网播放超百万次,基层单位主动邀约宣讲覆盖率提升40%,社会口碑成为高质量宣讲的核心动能。

未来,宣讲团将聚焦青年思想引领,构建“理论宣讲生态圈”: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各学院“青马”骨干为核心,选拔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表达活力的宣讲队伍,通过系统培训强化青年化阐释能力,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有温度、接地气的青春话语;创新“思政课堂+实践平台+融媒体”立体传播模式,运用案例解析、互动研讨、短视频等多元形式,推动理论宣讲与青年成长需求深度融合;立足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打造“微场景传习”“云端宣讲站”等特色载体,在宿舍、社团、网络社群等场景开展浸润式传播,以“小切口”解析“大主题”,用鲜活实践案例让理论可感可及,形成“学理论—强信念—践初心”的良性循环,打造高校青年理论宣讲示范品牌。

签发:董洪亮

责任编辑:银燕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