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与基层治理创新能力——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马伊里同志在南开“翔宇实务讲堂”开讲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频道2025-05-15 16:20

近日,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翔宇实务讲堂暨第17期“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在公共教学楼C302教室成功举办。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局党组书记马伊里受邀作题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与基层治理创新的能力”的讲座,为师生具体介绍了上海城市治理案例。政府学院院长吴晓林、副院长崔宇一行出席,本次讲座由院长吴晓林教授主持,学院本科学生及教师代表参与交流。

马伊里以上海为例讲解如何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出城市病是超大城市面临的世界级难题。而精细化管理并非目的,而是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有效手段,涵盖工作态度、习惯及一系列方法、技术与工具。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居民收入核对系统建设等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以上海居民收入核对系统为例,通过电子比对专线连接人保局、税务局、银行等多部门,整合社保金缴纳金额、公积金缴纳金额、税额、房产、车辆、金融资产等多方面数据,运用数字模拟推算,自动生成收入财产数据并与政策规定数额比对,精准出具核对报告,对偏差值处理严格规范,这一系统大大提升了社会救助等工作的精准度与公正性,充分展现精细化管理在城市服务中的关键作用,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与数据整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保障居民权益。

在谈及基层治理创新能力时,马伊里回顾了党对基层群众工作要求的演变,从管理到治理,强调群众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及自我监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上海市委将社区治理着力点放在共治与自治上。同样,管理有效不等同于治理有效,基层社会在政府科层机制失灵时展现出的自救能力,如居委会、团长、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凸显构建治理格局、促进治理主体多样性结构与社会多元互动机制形成的重要性。通过讲座,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基层治理创新时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社会有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吴晓林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一扇了解城市治理的窗口,通过剖析上海案例,深入探讨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基层治理创新,帮助同学们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引发了大家对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的深入思考。(徐泽正)

责任编辑:武少民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