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打造儿童青少年医学高地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5-06-01 21:19

在国家卫健委“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和“体重管理年”等政策实施的关键时期,5月30日,国家卫健委就共促儿童健康成长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江帆,在会上就儿童青少年肥胖、睡眠、心理健康等问题作了解答。

5月30日,国家卫健委就共促儿童健康成长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图自网络

记者注意到,在江帆担任党委书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持续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推进儿科学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建设,在儿童疑难重症、儿童肥胖防控、儿童睡眠干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等领域,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医学高地。

国内最大儿科学院,培养卓越儿科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目前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儿科学院。

学院依托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附属儿童医院3个主体医院,联合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市九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5个综合医院儿科以及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搭建了强大的儿科医疗、教学、科研综合平台,已获批国家一流儿科本科专业,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儿科医疗诊治中心。

据悉,上海交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共开放儿科床位2500余张,年门急诊人次约600万,年住院人次10余万,每年开展各类手术近10万台。同时,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新生儿围产专科基地和小儿麻醉专科基地,每年培养数百名儿科专业医生。

上海交大医学院精神与临床心理学院成立仪式。学院供图

聚焦肥胖、心理行为问题,构筑儿童健康防线

2017年,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获批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该中心除了深入开展疑难重症诊疗和前沿领域临床研究,还聚焦儿童青少年肥胖、心理行为问题等关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

中心成立儿童肥胖诊疗多学科团队,实现了儿童肥胖“风险筛查-评估-治疗-随访”的闭环管理;创新建立儿童肥胖“医院-社区-家庭”全周期管理模式,构建了超过25万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人群代表性队列,研发多项儿童生活行为方式和健康的评估及干预技术,有效改善了肥胖并发症;牵头制定多部睡眠、身体活动等儿童生活方式国家标准、行业指南,并参与研发世界卫生组织婴幼儿早期发展全球标准及评估工具。作为国家项目专家组组长单位,中心大力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干预方案在全国各地192个县推广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研讨。 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搭建预防干预网络,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2年,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获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开始与其他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医院携手提升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标准化、同质化,同时成立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上海交大医学院精神与临床心理学院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建立心理治疗学院,启动国家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平台开发建设。

2022年,该中心闵行院区建成首个青少年情绪障碍诊疗病房,创新4Ps诊疗、动植物疗愈等管理模式,2024年启动日间情绪训练中心形成诊疗闭环。他们编制《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技术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开设特色门诊,引进推广10余项治疗技术,首创分年龄阶段预防干预培训体系;承担科技部2030创新项目,探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早期预警干预中的应用。

据悉,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正协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上海为试点,打造以“医学-心理-家庭-社会”整合模式为核心,涵盖本土化干预技术、医教结合三级预防、跨学科数据驱动、早期预防家长赋能、多部门协作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力争推动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系统性、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