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泊发现藻类新物种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5-06-23 10:45

在青藏海拔几千米的高原湖泊边,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表面竟然隐藏着从未被人类认识的“微观艺术家”“水中钻石”!近期,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植物分类学杂志》(PhytoKeys)。第一作者为上海海洋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姜雨菲,通讯作者为张玮。

这个新成员属于硅藻家族。硅藻被称为“水中玻璃建筑师”“水中钻石”,细胞表面可形成精美绝伦、花纹各异的硅质外壳。这次发现的“从前措舟形藻” 为硅藻门、舟形藻目、舟形藻科、舟形藻属的新成员,全球首次报道。

从前措舟形藻的壳面呈线性至线状披针形,中央略宽,两端宽圆。其壳面长42.7-51.2 μm、宽4.9-6.1 μm,长宽比8.2。中轴区呈狭窄的线性,中央区小且椭圆。壳缝直,近缝端稍向次级侧弯曲,远缝端钩状延伸至壳面边缘。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0000倍后观察,它的外壳像是一件微雕艺术品,表面有排列整齐的放射状条纹,还有密密麻麻的精致孔洞,壳缝末端还带小钩子,结构十分精细。

从前措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高海拔淡水湖,年均温3℃左右,湖水清澈到极致,电导率极低 ,这种舟形藻紧紧贴在湖边砾石表面的生物膜里,和绿藻、蓝藻等邻居一起,组成了高寒湖泊特有的“微观地毯”。由于硅藻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研究这种只生活在超纯净、高寒水域的藻类,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青藏高原脆弱的水生态健康,而它独特的结构和生理特征是如何演化出来适应极端环境的,还尚待解开。

“从前措舟形藻”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的真容。 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