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广州金交会:数智赋能 深耕实体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李刚2025-06-26 20:55

6月26日-28日,以“金融聚力扩内需 驱动产业新格局”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开幕,312家金融机构展出了从政策落地到数字人民币消费,从黄金珠宝优惠到金融历史情景剧,让市民既能触摸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脉搏,又能享受“金融+生活”的便民福利。

记者在连续第十四年参展的广东华兴银行展位上看到,在本届金交会上,华兴银行将全面展示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特色业务和创新产品,该行以数智赋能为驱动力,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深耕特色领域,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聚焦特色领域服务实体经济

在绿色金融方面,广东华兴银行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构建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绿色金融服务已覆盖绿色信贷、绿色普惠、绿色债券、绿色流动性管理等方面。作为广东省内率先发行绿色金融债的城商行,华兴银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50亿元,为绿色企业提供支持。2024年,华兴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近248亿元,为绿色环保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解决其资产轻量化和担保不足的难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广东华兴银行在文教金融领域深耕细作。截至2024年末,华兴银行文教贷款累计投放近200亿元,合作客户超过160户,覆盖从小学至大学的全阶段教育。通过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华兴银行在提升社会民生福祉的同时,也为自身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惠金融是华兴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2024年,华兴银行累计投放普惠型小微贷款200亿元,监管普惠口径下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22.58亿元,增速11.2%,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同时,华兴银行还推进乡村振兴,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3.44亿元,增速18.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开放平台建设,引领产业金融创新

与此同时,广东华兴银行还外拓场景金融,打造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为广大末端农户提供批量化、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服务。

在某公司饲料产业链集群项目中,华兴银行为解决水产养殖产业链中下游乡村经销商和养殖户的采购资金需求,基于借款人与该公司历史采购交易数据,自主制订线上风控模型,打造了一款专项支持广大农户的普惠式线上个人经营贷产品。

养殖户刘先生表示,“以前我们因为没有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现在有了华兴银行的金融服务平台,只要根据我们散户和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过往采购交易记录,就可以申请贷款了。”借款人可在线签署电子合同,系统自动审批核额,随时随地在线提款,按日计息、随借随还,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银行优质金融服务。

在该业务模式成熟后,华兴银行成功将其复制到其他业务项目并实现业务落地,受到了客户的普遍好评。该供应链项目是广东华兴银行响应国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普惠金融,探索“小而散”数字化业务模式转型的有益尝试。广东华兴银行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客户全线上化操作”“风控策略自动化执行”“业务资料无纸化采集”“产业数据资产化管理”“风险管理数字化监测”等多项业务创新,并成功在养殖、塑化、冷链、运输等行业落地业务。

AI赋能金融升级,打造智能服务新生态

近年来,为了更好适应AI新趋势,华兴银行启动“华兴AI+工程”营造“数据驱动、创新包容、能力培育”的创新文化氛围,携手产学研各方推动AI技术与业务融合。华兴银行举办首届智能体创新大赛,吸引众多参赛选手,挖掘出众多优质场景应用;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精准收集5大类 61个AI场景建设需求,覆盖金融服务核心领域。

在广州市委金融办指导的“双向奔赴,双向赋能——2025广州市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产融对接活动”上,广东华兴银行、奇富科技和广州联通达成三方合作,合力构建“AI+金融+产业”生态联盟。三方以“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基于AI技术能力、优质丰富的AI应用场景等核心资源,在AI+金融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服务产业客户,为大湾区数字金融生态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华兴银行还AI大模型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在客户营销上,借助企业微信平台与大模型打造“AI小助手”,将产品精准推送至客户的手机银行App首页,实现营销模式从“银行视角”到“客户视角”的华丽转身,日均产生数百条有效营销线索,手机银行App同位置产品成功购买转化率提升了4倍。在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方面,华兴银行同样步伐稳健。自2018年起,华兴银行便投身大数据与智能化风控实践,深度融合内外部数据、风险预警指标与授信流程,铸就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当下,广东华兴银行已整合13大维度外部风险数据,知识图谱、智能决策、AI大模型“三核协同”初具规模,为风险防控筑牢坚实数字防线。

责任编辑:李刚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